亡國之君的命運大都很不堪,不是死於非命,便是忍辱偷生,鮮有能在亡國後依然保持榮耀者,世界各國皆是如此。其中,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的結局,便堪稱典型。
巴哈杜爾是莫臥兒帝國第17任皇帝,阿克巴二世的庶子,自幼便接受騎馬、劍術等軍事訓練,以及波斯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的教育。但跟練習武藝、管理國家相比,巴哈杜爾更喜歡詩歌、音樂和書法,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筆耕不輟,成為頗有名氣的烏爾都語詩人及書法家。
1837年9月,當阿克巴二世駕崩時,由於之前皇太子發表一系列仇視東印度公司(奉英國政府的命令在印度從事壟斷貿易、開拓並管理殖民地的特殊公司,早在阿克巴二世在位時,便已經將莫臥兒帝國變為“保護國”)的言論,由此被殖民當局廢黜、監禁,所以巴哈杜爾便被扶上皇位。當時的他,已經63歲。
巴哈杜爾即位後,鑑於帝國面臨的現狀,不敢表現出對東印度公司一絲一毫的反抗舉動,整日沉溺於藝術創作之中,藉此來緩解心中的壓抑、鬱悶情緒,前後長達20年之久。就在巴哈杜爾準備按部就班地過完自己的傀儡生涯時,一場席捲北部和中部、聲勢浩大的起義,卻將他推向風口浪尖。
原來,在1857年初,東印度公司部隊中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官兵,開始聽到一則傳言,稱英華人準備將塗有牛脂或豬油的子彈發給他們使用,從而被他們視為嚴重的侮辱宗教信仰行為。雖然殖民當局極力闢謠,但還是激起他們的強烈憤慨。當年5月10日,駐守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20輕騎兵團率先發動起義,並迅速得到其他各地駐軍的響應。
與此同時,以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為首的印度王公,因為對東印度公司頒佈的政令不滿(東印度公司規定,若王公死後沒有親生兒子繼承爵位,那麼他們的領土將被公司沒收),也趁機舉兵起事,與各地義軍聯合攻佔德里城,並擁立皇帝巴哈杜爾為起義軍的領袖。
其實,巴哈杜爾並不想捲入到這場起義當中,更對義軍大肆屠殺外國商人和傳教士的行為痛心疾首,但在起義王公和將領們的脅迫下,卻不得不發表聲援義軍的宣告,並任命長子為起義軍總指揮。與此同時,巴哈杜爾還頒佈敕令,恢復王公養子繼承爵位的權利,歸還被東印度公司沒收的土邦,並取消殖民當局對地主的種種勒索。
巴哈杜爾的上述舉動,無疑最大限度的爭取到各地王公的支援,有力地推動起義程序。然而,由於起義軍成分複雜、軍紀渙散,再加上缺乏統一、有力的指揮,導致他們在面對英國殖民軍的反撲時連連潰敗,僅過了4個月時間便被鎮壓下去(其他的抵抗運動,則堅持到1859年6月)。
德里淪陷後,巴哈杜爾的長子被英軍槍殺,而他本人則淪為階下囚,並接受殖民當局的審訊。雖然巴哈杜爾對自己違心加入到起義當中的行為百般辯解,但他還是遭到被廢黜、流放的命運。在得知自己的命運後,巴哈杜爾請求將他送去聖地麥加,但遭到英華人的拒絕,而是連同皇后、幾位子女一起被流放到英屬緬甸的首府仰光。至此,立國350多年的莫臥兒帝國正式覆滅。
巴哈杜爾在緬甸的流放生涯,只能用“悲慘”兩個字來形容。當前皇帝一家人到達仰光後,年已83歲的巴哈杜爾被安置僅有5平米的小屋裡,雖然身邊有4位印度僕人侍奉,並能獲得一筆養老金,但卻失去了行動自由,活動範圍僅限於小屋周邊,並被嚴格限制朝覲者的身份、人數和時長。
用於軟禁巴哈杜爾的小屋不僅逼仄狹窄,而且環境幽暗潮溼,讓本已情緒低落的他變得更加抑鬱。在被監視的4年時間裡,巴哈杜爾越來越孤僻,跟家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也不願意接見居住在緬甸的訪客,大部分時間裡或是枯坐小屋、緬懷如煙的帝王生涯,或是用碎石在牆上寫詩以發洩憤懣。
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爾在小屋中抑鬱中離世,終年87歲,臨死前曾作詩道:“多麼不幸的巴哈杜爾啊,死後竟不能在自己熱愛的故土上,得到兩碼土地來安葬”,令人讀來倍感淒涼。巴哈杜爾死後,棺槨被殖民當局草草地下葬,墓地周邊僅樹立起一圈簡易的竹柵欄,環境極為簡陋。身為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的結局竟然如此淒涼,實在是令人唏噓。
亡國之君的命運大都很不堪,不是死於非命,便是忍辱偷生,鮮有能在亡國後依然保持榮耀者,世界各國皆是如此。其中,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的結局,便堪稱典型。
巴哈杜爾是莫臥兒帝國第17任皇帝,阿克巴二世的庶子,自幼便接受騎馬、劍術等軍事訓練,以及波斯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的教育。但跟練習武藝、管理國家相比,巴哈杜爾更喜歡詩歌、音樂和書法,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筆耕不輟,成為頗有名氣的烏爾都語詩人及書法家。
1837年9月,當阿克巴二世駕崩時,由於之前皇太子發表一系列仇視東印度公司(奉英國政府的命令在印度從事壟斷貿易、開拓並管理殖民地的特殊公司,早在阿克巴二世在位時,便已經將莫臥兒帝國變為“保護國”)的言論,由此被殖民當局廢黜、監禁,所以巴哈杜爾便被扶上皇位。當時的他,已經63歲。
巴哈杜爾即位後,鑑於帝國面臨的現狀,不敢表現出對東印度公司一絲一毫的反抗舉動,整日沉溺於藝術創作之中,藉此來緩解心中的壓抑、鬱悶情緒,前後長達20年之久。就在巴哈杜爾準備按部就班地過完自己的傀儡生涯時,一場席捲北部和中部、聲勢浩大的起義,卻將他推向風口浪尖。
原來,在1857年初,東印度公司部隊中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官兵,開始聽到一則傳言,稱英華人準備將塗有牛脂或豬油的子彈發給他們使用,從而被他們視為嚴重的侮辱宗教信仰行為。雖然殖民當局極力闢謠,但還是激起他們的強烈憤慨。當年5月10日,駐守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20輕騎兵團率先發動起義,並迅速得到其他各地駐軍的響應。
與此同時,以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為首的印度王公,因為對東印度公司頒佈的政令不滿(東印度公司規定,若王公死後沒有親生兒子繼承爵位,那麼他們的領土將被公司沒收),也趁機舉兵起事,與各地義軍聯合攻佔德里城,並擁立皇帝巴哈杜爾為起義軍的領袖。
其實,巴哈杜爾並不想捲入到這場起義當中,更對義軍大肆屠殺外國商人和傳教士的行為痛心疾首,但在起義王公和將領們的脅迫下,卻不得不發表聲援義軍的宣告,並任命長子為起義軍總指揮。與此同時,巴哈杜爾還頒佈敕令,恢復王公養子繼承爵位的權利,歸還被東印度公司沒收的土邦,並取消殖民當局對地主的種種勒索。
巴哈杜爾的上述舉動,無疑最大限度的爭取到各地王公的支援,有力地推動起義程序。然而,由於起義軍成分複雜、軍紀渙散,再加上缺乏統一、有力的指揮,導致他們在面對英國殖民軍的反撲時連連潰敗,僅過了4個月時間便被鎮壓下去(其他的抵抗運動,則堅持到1859年6月)。
德里淪陷後,巴哈杜爾的長子被英軍槍殺,而他本人則淪為階下囚,並接受殖民當局的審訊。雖然巴哈杜爾對自己違心加入到起義當中的行為百般辯解,但他還是遭到被廢黜、流放的命運。在得知自己的命運後,巴哈杜爾請求將他送去聖地麥加,但遭到英華人的拒絕,而是連同皇后、幾位子女一起被流放到英屬緬甸的首府仰光。至此,立國350多年的莫臥兒帝國正式覆滅。
巴哈杜爾在緬甸的流放生涯,只能用“悲慘”兩個字來形容。當前皇帝一家人到達仰光後,年已83歲的巴哈杜爾被安置僅有5平米的小屋裡,雖然身邊有4位印度僕人侍奉,並能獲得一筆養老金,但卻失去了行動自由,活動範圍僅限於小屋周邊,並被嚴格限制朝覲者的身份、人數和時長。
用於軟禁巴哈杜爾的小屋不僅逼仄狹窄,而且環境幽暗潮溼,讓本已情緒低落的他變得更加抑鬱。在被監視的4年時間裡,巴哈杜爾越來越孤僻,跟家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也不願意接見居住在緬甸的訪客,大部分時間裡或是枯坐小屋、緬懷如煙的帝王生涯,或是用碎石在牆上寫詩以發洩憤懣。
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爾在小屋中抑鬱中離世,終年87歲,臨死前曾作詩道:“多麼不幸的巴哈杜爾啊,死後竟不能在自己熱愛的故土上,得到兩碼土地來安葬”,令人讀來倍感淒涼。巴哈杜爾死後,棺槨被殖民當局草草地下葬,墓地周邊僅樹立起一圈簡易的竹柵欄,環境極為簡陋。身為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的結局竟然如此淒涼,實在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