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瓜馬車讀書
-
2 # 速讀G先生
生活中,父母要多引導孩子進行觀察和思考。
比如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父母要引導孩子將學到的知識和觀察到的實際結合起來。例如問問孩子“哪些恐龍是食肉性的,哪些是食草性的?恐龍這麼高大,又是怎麼滅亡的呢?除了恐龍,還有什麼動物也來自遠古時代呢?”等等,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參觀。
同時也可以多讓孩子玩玩建構類玩具,例如樂高、積木、橡皮泥,這可以激發孩子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培養孩子勤快地閱讀的習慣和能力,而不是看電視。讀書和看電視的區別在於:電視是被動地,看電視時無需付出努力,不太可能停下來進行思考。而書籍是主動式的娛樂與學習形式,讀者必須專注於書本內容,對概念加以分析思考。閱讀的習慣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變得聰明,最終養成愛動腦、勤思考的習慣。
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資訊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下“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除了快速閱讀能力,該軟體還有記憶力的訓練。從小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記憶力,可以為孩子之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比如很重要的“聽課學習”這件事,要教孩子:在課前先瀏覽一下課文,然後試著做一下課後的練習題,促使自己進行閱讀思考,並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記下來。聽課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所講的內容上,和自己課前預習的結果做一個對比,看看老師講的和自己看得有什麼區別,多留意你預習中沒有發現的新內容。課堂上,踴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當然,你不必每個問題都舉手回答。回答問題可以讓你調動大腦去思考,並會讓你注意力更集中,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興趣。
培養孩子愛動腦,勤思考的習慣要注意這兩點:
一、勤思考愛動腦的習慣不可功利化,目的化。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給孩子買一些智力玩具,提幾個動腦筋的問題,或進行一個什麼專項訓練就能解決的事情。
二,愛動腦勤思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逐漸地,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身就是對外界,對未知的探索。首先就是成人不要扼殺孩子的探索的願望。現在的家長太溺愛孩子,總是覺得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很多事情都代替孩子做了,或者無意識之中剝奪了孩子探索的機會,導致孩子習慣了不思考。可是,一般的家長是不會明白其真正的原因的。
舉個例子。我在幼兒園時,班裡有一個孩子,每次都要憋尿不行了,也不吭聲,結果她的腿都開始顫抖了,才被老師發現,這時候就難免尿褲子。後來和家長溝通,媽媽說,在家都是隔一段時間,家長就把小尿盆塞到屁股底下。我當時很無語,這樣的孩子,尿尿都不用自己想,還有什麼她需要想的?
再一個就是適當的引導。不要帶著某種目的,就像做遊戲一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一些良好的行為。比如讀讀書,看一些科普類的節目,塗塗畫畫等。但不要讓孩子感受到這是任務,是壓力。家長要在家裡形成良好的氛圍。
建議家長了解一下孩子的敏感期理論,知道在哪個年齡段該怎麼與孩子相處。我一個朋友是蒙氏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近來我看她發的圈,曬寶寶拿著一個小球,用牙咬咬,用手抓抓,投出去,媽媽再給撿回來。挺溫馨的,不知不覺感知很多東西。
家長最好不要過多和孩子談論學習的事情。孩子們並不是不愛思考,不愛動腦,他只是不喜歡動語文數學的腦而已。對於大千世界,天文地理,甚至天馬行空還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找一些這樣的點,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現在的學校教材編寫的很好,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如果孩子在課外的知識裡發現了一個和他們教材契合的地方,他自然就會喜歡上學習,喜歡上語文數學。這也是所謂的無用即有用。看似無用的事情,反而能改變一個孩子。也就是我開頭說的那句話,不要太有目的性,不要功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