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黠戛斯(Qırğız, KirΥiz):唐代西北民族名。地處回鶻西北,約當今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黠戛斯人生活在極北面的葉尼塞河上游流域,是文明民族中最北面的民族。他們比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蒙古人還要原始。經常掠奪蒙古草原的各個部落。中國從漢朝就有了黠戛斯人的記載,稱為堅昆,結骨。南北朝時稱契骨,唐朝後期,宋朝時期稱黠戛斯。元朝時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乞兒吉斯,吉爾吉斯人。突厥人稱他們為柯爾克孜人。現代的中國新疆有15萬柯爾克孜人。國外有200萬左右柯爾克孜人,全部分佈在前蘇聯。蘇聯解體後,柯爾克孜人主要在吉爾吉斯斯坦。百科詞條:西遼的西遷和13世紀蒙古人的西侵都影響到黠戛斯,促成部分黠戛斯人南遷。15世紀以後,黠戛斯人被準噶爾人驅逐出七河流域(巴爾喀什湖以東,伊犁河等七條河流流程區域),遷到前蘇聯中亞費爾干納一帶。不過原黠戛斯地區仍然有大量黠戛斯人生活。18世紀中葉,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分黠戛斯人返回七河流域故居。黠戛斯人是今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人)的先民。貼吧:《討論下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是個極端野蠻落後的民族,生活在極北面的葉尼塞河上游流域,是文明民族中最北面的民族。他們比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蒙古人還要野蠻原始。經常掠奪蒙古草原的各個部落。中國從漢朝就有了黠戛斯人的記載,稱為堅昆,結骨。南北朝時稱契骨,唐朝後期,宋朝時期稱黠戛斯。元朝時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乞兒吉斯,吉爾吉斯人。突厥人稱他們為柯爾克孜人。現代的中國新疆有15萬柯爾克孜人。國外有200萬左右柯爾克孜人,全部分佈在前蘇聯。蘇聯解體後,柯爾克孜人主要在柯爾克孜斯坦(中國官方稱吉爾吉斯斯坦)。唐朝中期,黠戛斯人開始強盛,屢次與突厥人戰爭。突厥人被回紇人滅掉後,回紇人跟黠戛斯人的戰爭更激烈。回紇人當時強盛,兩次洗劫了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損失極為慘重,被迫承認回紇汗國為其宗主國。回紇汗國後期,天災內亂不斷,而黠戛斯人卻逐步發展恢復,終於一雪前恥,滅掉回紇汗國,他們不停的追殺回紇突厥人,一度佔領新疆北面。回紇突厥人被迫遷徙到新疆西南及中亞地區。公元845年,黠戛斯人稱雄蒙古草原,其可汗被唐朝封為英武誠明可汗,顯赫一時。公元907年以後,契丹興起。916年,契丹帝國建立,他們逐漸控制漠北蒙古草原各部,黠戛斯人被契丹人打敗,其勢力退出蒙古草原。有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原始的葉尼塞河流域。而另一部分人則南遷至新疆西以西,逐漸演化成現代的柯爾克孜人。退回到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汗國成為遼朝的附屬國,處於半獨立狀態。蒙古興起以後,黠戛斯人的勢力依然比較強,他們分佈在蒙古人的西北面。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人,或吉爾吉斯人,乞兒吉斯人。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原來的蒙古草原,稱北元。在明朝軍隊的打擊下,分裂內訌不斷。分佈在吉爾吉斯人南面的衛拉特人開始強大起來。衛拉特人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卡爾梅克人,中國新疆也有大量分佈,明朝史籍稱他們為瓦剌,是蒙古種人。瓦剌人控制了北元蒙古的皇帝。吉爾吉斯首領鬼力赤聯合阿特蘇部阿魯臺打敗了衛拉特人,殺衛拉特首領及蒙古皇帝,自稱可汗,並去掉元朝國號,稱韃靼。鬼力赤的做法沒有得到蒙古人的支援,大概5年以後(有說法是1年),被屬下所殺。鬼力赤死,衛拉特人重整旗鼓,屢次與蒙古人爭雄。也就是瓦剌與韃靼之爭。衛拉特人依靠明朝的支援,打敗韃靼。但馬上反對明朝,有被明朝打敗。在韃靼,瓦剌兩敗俱傷之時,鬼力赤之子額色庫爭雄蒙古草原,1415-1425年,即可汗位十年。而後東蒙古東部科爾沁部崛起,而西部衛拉特人越來越強大,吉爾吉斯人勢力徹底退出蒙古草原。淪為衛拉特人的附屬。16世紀以後,俄羅斯人開始向北亞擴張,吉爾吉斯人受到俄羅斯人的嚴重威脅。很多人離開葉尼塞河,來到新疆西部的喀拉吉爾吉斯地區方。葉尼塞河流域的吉爾吉斯人勢力更弱,承受著來自俄羅斯和衛拉特人兩方面的壓力。17世紀初,喀爾喀蒙古人強盛,衛拉特人也被其征服,吉爾吉斯人伴隨著又成為喀爾喀蒙古人的附屬。但隨著喀爾喀蒙古人的內亂,俄羅斯人的勢力完全控制了葉尼塞河的吉爾吉斯人
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黠戛斯(Qırğız, KirΥiz):唐代西北民族名。地處回鶻西北,約當今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黠戛斯人生活在極北面的葉尼塞河上游流域,是文明民族中最北面的民族。他們比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蒙古人還要原始。經常掠奪蒙古草原的各個部落。中國從漢朝就有了黠戛斯人的記載,稱為堅昆,結骨。南北朝時稱契骨,唐朝後期,宋朝時期稱黠戛斯。元朝時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乞兒吉斯,吉爾吉斯人。突厥人稱他們為柯爾克孜人。現代的中國新疆有15萬柯爾克孜人。國外有200萬左右柯爾克孜人,全部分佈在前蘇聯。蘇聯解體後,柯爾克孜人主要在吉爾吉斯斯坦。百科詞條:西遼的西遷和13世紀蒙古人的西侵都影響到黠戛斯,促成部分黠戛斯人南遷。15世紀以後,黠戛斯人被準噶爾人驅逐出七河流域(巴爾喀什湖以東,伊犁河等七條河流流程區域),遷到前蘇聯中亞費爾干納一帶。不過原黠戛斯地區仍然有大量黠戛斯人生活。18世紀中葉,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分黠戛斯人返回七河流域故居。黠戛斯人是今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人)的先民。貼吧:《討論下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是個極端野蠻落後的民族,生活在極北面的葉尼塞河上游流域,是文明民族中最北面的民族。他們比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蒙古人還要野蠻原始。經常掠奪蒙古草原的各個部落。中國從漢朝就有了黠戛斯人的記載,稱為堅昆,結骨。南北朝時稱契骨,唐朝後期,宋朝時期稱黠戛斯。元朝時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乞兒吉斯,吉爾吉斯人。突厥人稱他們為柯爾克孜人。現代的中國新疆有15萬柯爾克孜人。國外有200萬左右柯爾克孜人,全部分佈在前蘇聯。蘇聯解體後,柯爾克孜人主要在柯爾克孜斯坦(中國官方稱吉爾吉斯斯坦)。唐朝中期,黠戛斯人開始強盛,屢次與突厥人戰爭。突厥人被回紇人滅掉後,回紇人跟黠戛斯人的戰爭更激烈。回紇人當時強盛,兩次洗劫了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損失極為慘重,被迫承認回紇汗國為其宗主國。回紇汗國後期,天災內亂不斷,而黠戛斯人卻逐步發展恢復,終於一雪前恥,滅掉回紇汗國,他們不停的追殺回紇突厥人,一度佔領新疆北面。回紇突厥人被迫遷徙到新疆西南及中亞地區。公元845年,黠戛斯人稱雄蒙古草原,其可汗被唐朝封為英武誠明可汗,顯赫一時。公元907年以後,契丹興起。916年,契丹帝國建立,他們逐漸控制漠北蒙古草原各部,黠戛斯人被契丹人打敗,其勢力退出蒙古草原。有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原始的葉尼塞河流域。而另一部分人則南遷至新疆西以西,逐漸演化成現代的柯爾克孜人。退回到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汗國成為遼朝的附屬國,處於半獨立狀態。蒙古興起以後,黠戛斯人的勢力依然比較強,他們分佈在蒙古人的西北面。蒙古人稱他們為吉利吉斯人,或吉爾吉斯人,乞兒吉斯人。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原來的蒙古草原,稱北元。在明朝軍隊的打擊下,分裂內訌不斷。分佈在吉爾吉斯人南面的衛拉特人開始強大起來。衛拉特人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卡爾梅克人,中國新疆也有大量分佈,明朝史籍稱他們為瓦剌,是蒙古種人。瓦剌人控制了北元蒙古的皇帝。吉爾吉斯首領鬼力赤聯合阿特蘇部阿魯臺打敗了衛拉特人,殺衛拉特首領及蒙古皇帝,自稱可汗,並去掉元朝國號,稱韃靼。鬼力赤的做法沒有得到蒙古人的支援,大概5年以後(有說法是1年),被屬下所殺。鬼力赤死,衛拉特人重整旗鼓,屢次與蒙古人爭雄。也就是瓦剌與韃靼之爭。衛拉特人依靠明朝的支援,打敗韃靼。但馬上反對明朝,有被明朝打敗。在韃靼,瓦剌兩敗俱傷之時,鬼力赤之子額色庫爭雄蒙古草原,1415-1425年,即可汗位十年。而後東蒙古東部科爾沁部崛起,而西部衛拉特人越來越強大,吉爾吉斯人勢力徹底退出蒙古草原。淪為衛拉特人的附屬。16世紀以後,俄羅斯人開始向北亞擴張,吉爾吉斯人受到俄羅斯人的嚴重威脅。很多人離開葉尼塞河,來到新疆西部的喀拉吉爾吉斯地區方。葉尼塞河流域的吉爾吉斯人勢力更弱,承受著來自俄羅斯和衛拉特人兩方面的壓力。17世紀初,喀爾喀蒙古人強盛,衛拉特人也被其征服,吉爾吉斯人伴隨著又成為喀爾喀蒙古人的附屬。但隨著喀爾喀蒙古人的內亂,俄羅斯人的勢力完全控制了葉尼塞河的吉爾吉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