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前有花,名優曇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
2、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中道義。
3、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4、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5、“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6、“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7、“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祗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9、“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10、“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11、“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憫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於我滅後,憫眾生故,出於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12、“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茶、若毗舍暗、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13、“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用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1、佛前有花,名優曇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
2、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中道義。
3、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4、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5、“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6、“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7、“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祗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9、“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10、“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11、“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憫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於我滅後,憫眾生故,出於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12、“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茶、若毗舍暗、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13、“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用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