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厚金說
-
2 # 玩k線
首先,莊家與散戶之間的關係,是絕對的“買賣”關係,而且前題永遠是該莊家在它所選擇的標的股票中起到能夠左右該只股票在某個時間段按照莊家的意圖發展。該莊家在該只股票中時而作為“買方”從散戶手中零售“買”入,時而又作為“賣方”批發“賣”給散戶的活動中輪番倒換自己的身份角色。目的是最終將其手中的股票低“買”高“賣”給散戶。
其次,如何處理莊家與散戶之間的關係?本人認為,作為散戶沒有必要,也沒能力在茫茫股海中去尋覓莊家,而是在莊家拉昇股價“瘋狂拉抬物價”準備批發“賣”出的拐點之處發現莊家並及時介入,搭上該只股票一輪上升的直通車,充分借用莊家的資金實力達到為你服務的目的。
散戶如果能夠透過長時間的歷練,能夠準確的發現並很好的把握或掌握莊家的做莊線路,在莊家批發尾段清倉賣出,先莊家全身而退。
-
3 # 期貨淘金
投資市場有莊家,有散戶。那麼莊家和散戶又是什麼關係呢?是隻能你死我活的對立面嗎?答案也許是否定的。莊家和散戶,就像這塊硬幣的兩面,雖然有時候對立,卻更是矛盾的共同體,缺一不可。沒有莊家,那麼市場將很難有方向,行情波動會異常劇烈,趨勢更加無從談起,這樣顯然不是投資者願意看到的。而廣大的散戶則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試想如果籌碼完全集中在幾個莊家手中,交易必定是無法活躍了,而有了無數個散戶的存在,大家隨機的做多做空,才讓市場充分活動起來,大家也有了交易的機會。
上面說的是個很好的景象,但大家心中想的可能就是散戶就是莊家用來收割的。那麼下面這張圖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釋散戶和莊家的關係。這是自然界非常常見的共生關係,小樹長在大樹上,靠吸取大樹的營養成長壯大,最終可能長得比原來的大樹更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莊家是不是更像那顆吸收營養的樹,而散戶就是那顆提供營養的樹呢?但就像這種共生關係一樣,大家也要清楚,一旦散戶死掉,莊家的營養也無以為繼,也就無法存活。這才是莊家和散戶的本質,莊家吸收散戶,卻也必須保證散戶不能全死掉,不然莊家也沒有存活的機會。
當然了,誰吸收誰也不一定,市場很複雜,有時候大家能夠一起成長,有時候莊家也有賠錢的時候,這時的莊家可能就是貢獻了自己肥了市場。
所以,莊家和散戶就是這個市場中的共生體,環境好的時候大家共同生長,環境差的時候也只能相互爭奪資源,難免有所損耗,但要讓這個市場維持下去卻是誰也離不開誰,缺一不可!
回覆列表
為什麼說是“買賣關係”?
就像開頭所闡述的,其實就是調動貨到你手裡,到他手裡的活動。我是10元進的貨,想12塊錢賣出去,賣出去了我就掙錢了,賣不出去我就11塊賣,再賣不出去我就9塊錢賣,低於10塊錢賣出去的話,那就是虧錢的。
莊家的資金大,就像一個大老闆。普通投資者的資金小,並且分散,所以就像一個個小老闆。
當大老闆決定去“廠裡”進貨,而貨就只有那麼多,可以吃掉大部分貨源。而小老闆們,因為貨源緊缺從而想在大老闆的手裡拿貨,拿貨可以,但是就是要加價錢。那麼,大老闆就掙錢了。
久而久之,大老闆把手裡的貨基本都賣給了小老闆們,而大老闆想再“進貨”的時候,發現價格太高了,所以決定先不進貨了。
此時,市場少了需求,小老闆們又不善於打理,以及資金小,對於資金的需求大。價格呢,開始下跌。原來20塊進的貨開始18元賣,17元賣。價格一跌,小老闆們都著急了,就紛紛選擇賣出,有的甚至10元開始賣,8元也賣。
價格也就一跌再跌。
而這時候的大老闆,覺得價格挺合適,就再次出手進貨。貨的價格也就穩住了。
這像極了“買賣關係”“大老闆與小老闆們在同一廠家進貨的隔壁商家”。
而莊家和散戶的關係應該怎麼處?本身就是誰能低價買進,高價賣給對方的關係,沒有和諧相處。最後的一棒始終是要交出去的,不是你,就是他。
所以,公司存在高價值,關係也就越緩和。
用我15年的投資及股市操作經驗,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