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陷害中良,昏君聽信"的詩詞比喻:奸佞妄言亂聖聽, 君庸臣潰妖孽行。 忠臣良將徒無奈, 待到霹靂震九重。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身在一個酷愛秦腔的西北,,有一對喜愛秦腔的父母,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紀的我也喜歡上了秦腔。記得9歲那年算是我第一次嚴格意義上了解秦腔。六月的農忙結束,忙碌了完的父母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父親用他的VCD,放了一本馬友仙的《竇娥冤》。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電視迷,看著父親開電視,顛顛的跑去看。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聽不明白他們唱的是什麼,只有看情節。看著看著,完全跟著劇情,深深的入迷了。看著竇娥的冤屈,跟著主人公我也哭的淚流滿面。當時,父母,還有村裡一起看戲的叔叔伯伯特別的詫異,覺得小小年紀的我真的能看懂秦腔嗎?怎麼哭的那麼傷心。而我卻在那一刻,深深喜歡上了秦腔。
後來只要父母看秦腔,姐姐弟弟他們總是不喜歡看,而我卻特別的開心。也在看秦腔的時候,體會了更多的為人處世。
《金沙灘》讓我認識了楊家將,佩服楊門一家對國家的忠烈;《三孃教子》讓我瞭解了做母親的不易,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二進宮》讓我瞭解了古代幼主的不易,要想坐穩江山,必須要有忠誠可託,威望骨鯁的忠誠良將,佩服李豔妃的深明大義;《封神榜》系列,讓我知道朝堂“奸佞妄言亂聖聽,君庸臣潰妖孽行。忠臣良將徒無奈,待到霹靂震九重。”;《蘇牧放羊》使我欽佩蘇牧面對威脅利、生活艱苦的持節不屈;《秦香蓮》讓我見識了陳世美的自私、無情,秦香蓮的堅強,更讓我認識了包拯的鐵面無私;《周仁回府》周仁夫婦面對生死和承諾的抉擇,讓我知道“言出必信言出必行”;《王寶釧》的“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千餘歲寒窯向日,看此處曲江流水,想見冰心。”讓我不得佩服王寶釧的堅韌、執著;《杜十娘》讓我看到了一個時代身為女子的悲情,身為青樓女子的杜十娘,雖深受壓迫卻堅貞不屈,為擺脫逆境而頑強掙扎。將全部希冀寄託於李甲身上。然而,面對李甲背信棄義,她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悲慘命運的束縛;《斬秦英》教給了我做人要有擔當,自己犯的錯就要自己承擔......
秦腔沒有京劇的流傳廣泛,但它卻有著比京劇更為悠長的歷史;秦腔沒有黃梅戲的委婉動聽,但卻有它的高亢激昂,豪爽奔放。很多人都覺得秦腔是“吼”出來的,但它也有自己清新婉約的地方。秦腔用他特有的“吼”,吼出了悲歡離合、真假善惡,“吼”出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秦腔,也是我想家的寄託。秦腔,作為家鄉重要節日的保留曲目,它不僅是一場戲劇,一場活動,更是人們對文化的傳承、認知。我不懂戲劇,但我喜歡聽戲、喜歡看戲,因為每次,看戲都讓我有不一樣的收穫。
現代人對音樂的最求遠超於對戲劇的傳承,不是說音樂不好,而是我們缺少了對我們文化的傳承。音樂唱出了人的心聲,戲劇更唱出了人性的參悟。
"奸臣陷害中良,昏君聽信"的詩詞比喻:奸佞妄言亂聖聽, 君庸臣潰妖孽行。 忠臣良將徒無奈, 待到霹靂震九重。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身在一個酷愛秦腔的西北,,有一對喜愛秦腔的父母,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紀的我也喜歡上了秦腔。記得9歲那年算是我第一次嚴格意義上了解秦腔。六月的農忙結束,忙碌了完的父母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父親用他的VCD,放了一本馬友仙的《竇娥冤》。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電視迷,看著父親開電視,顛顛的跑去看。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聽不明白他們唱的是什麼,只有看情節。看著看著,完全跟著劇情,深深的入迷了。看著竇娥的冤屈,跟著主人公我也哭的淚流滿面。當時,父母,還有村裡一起看戲的叔叔伯伯特別的詫異,覺得小小年紀的我真的能看懂秦腔嗎?怎麼哭的那麼傷心。而我卻在那一刻,深深喜歡上了秦腔。
後來只要父母看秦腔,姐姐弟弟他們總是不喜歡看,而我卻特別的開心。也在看秦腔的時候,體會了更多的為人處世。
《金沙灘》讓我認識了楊家將,佩服楊門一家對國家的忠烈;《三孃教子》讓我瞭解了做母親的不易,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二進宮》讓我瞭解了古代幼主的不易,要想坐穩江山,必須要有忠誠可託,威望骨鯁的忠誠良將,佩服李豔妃的深明大義;《封神榜》系列,讓我知道朝堂“奸佞妄言亂聖聽,君庸臣潰妖孽行。忠臣良將徒無奈,待到霹靂震九重。”;《蘇牧放羊》使我欽佩蘇牧面對威脅利、生活艱苦的持節不屈;《秦香蓮》讓我見識了陳世美的自私、無情,秦香蓮的堅強,更讓我認識了包拯的鐵面無私;《周仁回府》周仁夫婦面對生死和承諾的抉擇,讓我知道“言出必信言出必行”;《王寶釧》的“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千餘歲寒窯向日,看此處曲江流水,想見冰心。”讓我不得佩服王寶釧的堅韌、執著;《杜十娘》讓我看到了一個時代身為女子的悲情,身為青樓女子的杜十娘,雖深受壓迫卻堅貞不屈,為擺脫逆境而頑強掙扎。將全部希冀寄託於李甲身上。然而,面對李甲背信棄義,她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悲慘命運的束縛;《斬秦英》教給了我做人要有擔當,自己犯的錯就要自己承擔......
秦腔沒有京劇的流傳廣泛,但它卻有著比京劇更為悠長的歷史;秦腔沒有黃梅戲的委婉動聽,但卻有它的高亢激昂,豪爽奔放。很多人都覺得秦腔是“吼”出來的,但它也有自己清新婉約的地方。秦腔用他特有的“吼”,吼出了悲歡離合、真假善惡,“吼”出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秦腔,也是我想家的寄託。秦腔,作為家鄉重要節日的保留曲目,它不僅是一場戲劇,一場活動,更是人們對文化的傳承、認知。我不懂戲劇,但我喜歡聽戲、喜歡看戲,因為每次,看戲都讓我有不一樣的收穫。
現代人對音樂的最求遠超於對戲劇的傳承,不是說音樂不好,而是我們缺少了對我們文化的傳承。音樂唱出了人的心聲,戲劇更唱出了人性的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