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戊戌變法即為維新變法。而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一、 改革的國情不同明治維新前,全日本大小諸侯有三百個左右,其中最大的諸侯是德川幕府。德川幕府以天皇所封的徵夷大將軍為官職,挾天皇以令諸侯。所以明治維新的第一步,就是要結束這種軍閥割據的狀態,建立全日本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中央集權統治,直到1898年戊戌變法前的清朝,除了其中有短暫的分裂狀態,絕大多數時間一直都處於統一狀態。可是戊戌變法的第一步,卻是從分裂中央集權內部開始,將原本統一的國家統治集團,分裂為“後黨”和“帝黨”這兩大政治集團,最後甚至發展到要用武裝政變來彼此消滅對方。從分裂走向統一符合正義期待和歷史潮流,從統一走向分裂,則註定要失敗。二、改革前的準備不同德川幕府末期,以下層武士階層和地方諸侯為主的意在恢復日本天皇實際統治權的“尊王攘夷”活動風起雲湧連續幾十年,不但在思想上、軍事上,而且在人才上、經濟實力上等都為明治維新做了充分的準備。戊戌變法從公車上書開始。1895年4月,日本逼籤《馬關條約》的訊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到1898年6月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前後一共只有三年時間,除了在全國一些地方組織了強學會和出版了一些報紙為變法做宣傳外,既無軍事上和經濟上的準備,也沒有思想上和人才上的準備。尤其是作為發動變法的核心人物,康有為也完全不具備成熟的變法思想和能力,只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激於義憤而突然產生了上書變法的衝動,對於究竟應該怎樣變法等,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準備。三,改革的領導者不同明治維新的領導者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而且是在長達幾十年的幕府末期的血與火的革命中鍛鍊成長起來的,成分包括職業革命家、各諸侯的職業軍人和官僚,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等。比如說坂本龍馬是武士出生,眼見著許多武士為了推翻幕府被屠殺,多少次地方諸侯的反抗被鎮壓,他自己也一直被追殺,終於領悟到只通過盲目的暗殺行動來推翻幕府是行不通的。他透過海運知識的學習和西方社會政治經濟等的長期學習,逐漸成長為一名職業革命家。他創辦了從事國際貿易的“海援會”,這不但為推翻幕府培訓了海軍人才,還為推翻幕府積累了資金;幫助與幕府分庭抗禮的諸侯從國外秘密購買了大批先進的武器,更加重要的是透過讓不同的諸侯入股“海援會”的方式將原本分裂各自為陣的地方各大諸侯聯合起來。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只是一個脆弱無能的皇帝和幾個沒有絲毫從政經驗的熱血文人,他們既沒有經過充分的準備,也沒有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甚至不瞭解基本的國家管理的常識。擴充套件資料:一、戊戌變法簡介: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透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二、明治維新簡介: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的寶寶純母乳餵養,可以再喂牛奶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