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窗聽雨9
-
2 # 濤哥觀歷史
秦始皇陵墓中存在水銀這件事,最早見於《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漢書》也有過類似的記載。數千年來,關於有關於秦始皇陵地宮以水銀為江河的傳說在民間也流傳甚廣。然而對於這件事的真實性始終是一個謎。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終於讓這個千古之謎得到了解答。經過地質學家對秦始皇陵土壤的多次取樣分析,發現秦始皇陵土壤確實存在著“貢”異常,由此科學家證實,有關史書關於秦始皇陵存在大量水銀的記載是真實的。既然說秦始皇陵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是真的,那麼對於2000多年前的人,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這麼大量的水銀是如何提煉出來的呢?
要想了解這麼多水銀的來歷,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古代存在的一種奇術“煉丹術”。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二十多歲時就迷戀上了長生不老,為了達到目的,他召集了很多異能之士煉長生不老丹,而水銀是煉丹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很偉大,早在商周時期就可以冶煉金屬。到秦始皇時,由於煉丹術的發展的需要,冶煉水銀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有關於這麼大量水銀的來歷,考古工作已經給出了答案。考古學家在陝西南部的旬陽縣發現了很多古代礦洞,而旬陽縣正是全國有名的貢礦石生產基地。由此我們就不難想象,當大量的貢礦石被開採出來,源源不斷的運到秦始皇陵,煉製成水銀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另外,提煉出這麼大量的水銀是需要很大量的貢礦石的,據《史記》的記載,重慶有一個叫懷清的寡婦(巴寡婦清),其祖上就是經營貢礦的,她也為秦始皇提供了大量的礦石原料。由此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技術沒有問題,礦石原料也有了,秦始皇陵地宮存在的大量水銀的來歷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
3 # 木子夏錦論史
在秦始皇墓被挖掘的時候,考古人員發現個神奇的事,距地面三十多米深的陵寢居然沒有積水!
後面才發現,在秦始皇墓中存在大量水銀。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意思就是用水銀來表達帝國的大江大河大海,營造出恢宏的自然景觀!
有基本常識的都知道,水銀有毒,是一種劇毒的液體金屬,人大量吸入便會中毒而亡,本身也會揮發,大量放在皇陵中即可以隔熱殺菌,也可以防止盜墓賊盜墓,對陵墓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秦始皇陵又是那麼大,所需的水銀也必是成千上萬噸計,這麼大量的水銀,秦始皇是從哪裡弄來的呢?
起初,水銀是煉丹的術士發現的,他們在煉丹的過程中發現,將丹砂在空氣中燃燒,便會得到汞,也就是水銀了,又發現水銀有毒,但比較穩定,可以用來防腐,據史料記載,在秦始皇之前的齊桓公的陵墓中就發現了水銀池,這也就說在公元七百年前中國古代就有了水銀,後面就慢慢更多用在陵寢墓地中了!
而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史計》中有記載:“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數世,家頗不貲。”
這個就要說到秦朝時巴蜀地區清這個人了,這是個寡婦,更是個商人,和秦始皇的關係也很不一般,她在巴蜀地區有個龐大的丹砂礦,有了丹砂亂搞就可以製造出大量的水銀了,她因此聚集了大量的財富,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秦始皇為了表彰她,還封她為“貞婦”!
正是她,為秦始皇修建陵墓提供了大量的水銀。
《史記》還有記載,說過“涪陵出丹”,涪陵在四川彭水一帶。
由此可見,當時巴蜀地區是大量出產丹砂的地方,有了丹砂可以製造大量水銀,而秦始皇的陵墓又在陝西一帶,距離巴蜀很近,便於運輸,才可以滿足陵墓大量水銀的需求!
回覆列表
硃砂提煉水銀的技術比秦建國可能還要早,應該不會晚於人工冶煉黃金的時代(商)。秦皇陵的水銀沒有明確記載得於何地,但始皇帝有個紅顏知己(史載寡婦清)就是當時水銀及硃砂的最大開採和賣買者,主要採礦和商業活動在巴蜀荊楚及關中。(秦始皇陵的水銀來自巴蜀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