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31227539195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田壯壯的愛徒,因為這部戲,成為了一顆備受矚目的新星。這背後的推手,自然就是身為監製的甯浩和徐崢。

    很多人都知道,甯浩、徐崢、黃渤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一起合作了很多次,貢獻了不少經典電影。如今,三人已經成為一個體系,在同一個創作理念(打造高質量的劇情片)下,分別扶持著不同的新人導演們。

    甯浩的壞猴子公司,推出了“壞猴子72變計劃”,為10位導演保駕護航。

    這10個導演分別是:路陽(已出作品《繡春刀》)、文牧野(已出作品《我不是藥神》)、曾贈、吳辰埕、王子昭、牛涵、申奧、夏鵬、沙漠、劉曉世。

    徐崢雖然沒有單獨成立扶持計劃,但一直在盡己所能的為新人導演扶持,監製了多部作品,包括蘇倫的《超時空同居》、任鵬遠的《幕後玩家》、宋灝霖的《豬太郎的夏天》、張揚的《年獸大作戰》、陳正道的《催眠大師》、李海蜀的《拜見岳父大人》等。

    徐崢和黃渤都善於表演,在創作上,二人則更多的是需要甯浩的指導。

    而在他們創作的一系列作品裡,似乎一直都對“黃毛”這個型別的角色情有獨鍾。

    比如《瘋狂的賽車》裡的黃渤,《心花路放》裡的周冬雨,《泰囧》裡的王寶強,甚至廣告短片《奇蹟世界》,都用的“黃毛”角色。

    “黃毛”對於甯浩等人意味著什麼?在電影裡又有這怎樣的意義?

    在進入2000年後,“染髮”這一行為逐漸被華人所接受,在年輕人群體裡慢慢擴散開來。但是,相較於一些比較“正統”的染髮,在網際網路上,傳播著一群被稱為“殺馬特”的年輕群體。在同一時期,“小清新”這一群體也開始風靡全國。

    “小清新”以受過大學教育或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人群為主,具有清晰可辨的文化特徵。

    相對應的,是文化程度不高,普遍生活在城鄉結合部的“殺馬特”。

    如果說“小清新”是草根文化,那麼“殺馬特”就是名副其實的雜草文化。

    他們生長在人們無視的地方,長大後也是無人關注,不僅不被尊重和重視,甚至還可能面對被調侃、被消費、被遺忘的命運。

    殺馬特們誇張的造型和乖張的行為,無非是底層年輕人在他們的認知範圍裡,最能夠體現他們的憤怒和無奈的一種行為,本質上和搖滾青年、嘻哈青年、文藝青年都沒有區別。

    在甯浩徐崢等人的電影裡,“黃毛”的形象塑造,看起來粗糙,但實際都是經過精心雕琢的。

    《瘋狂的賽車》裡的耿浩(黃渤 飾),是不得志的腳踏車運動員。

    師傅在懇求體育局的領導時有一句臺詞:“這孩子從小就會蹬車,他要被禁賽就完了。”

    《泰囧》裡的王寶強,一個做蔥油餅的小哥哥,在各種不靠譜的行徑背後,是一個個純粹的動機,簡單美好的小願望,支撐著他冒著傻氣一路向前衝。

    最讓人驚豔的,是《心花路放》裡的周冬雨。

    雖然頂著誇張的髮型,糟糕的妝容,粗魯的言行,但卻是個敢愛敢恨,心直口快的小姑娘,活潑中帶著原生態的野性,粗暴中又有如小動物般的單純。

    再加上《我不是藥神》中的小黃毛,可以看出,他們在創造這些角色時,土洋結合的造型只是一個毫無重量的殼子,他們的內心和一般人並無差異,甚至比普通人要更加強大一些。

    他們都單純、純粹、善良,他們的性格和行為都充滿了生命力,隨時準備著成為命運的祭獻,兩眼發光,毫不猶豫。

    在甯浩啟動“72變計劃”的時候接受採訪,說過這麼一段話:

    “壞猴子代表了一種亞文化,但亞文化並不是小眾文化。作為對立於主流文化的多樣化文化,主流文化只有一種,而亞文化卻千千萬萬個,人們容易進入主流文化的禁錮,導致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一直認為甯浩是最懂得如何把華人拍出“酷”味的導演。

    這種“酷”不同於超級英雄的那種“炫酷”,也不同於運籌帷幄之人的那種“冷酷”,而是一種中國大環境下底層小人物才具有的那種“土酷”。

    做電影也是做人,多一些腳踏實地,如黃毛般淳樸耿直的傻瓜,中國電影才有希望。

    期待一下“壞猴子72變計劃”的後續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男聲哼唱愛你來到我身旁嗯嗯嗯嗯嗯嗯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