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陽春麵
陽春麵是高郵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味道很不錯,口碑也很好,已成為高郵人當地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郵,人們早上習慣去麵攤,經常說:“老闆,下碗麵”。不僅久居當地的高郵本地人喜愛,就連來來往往的遊人,幾乎吃過的,都覺得好好吃,曾經有一位遊人吃過高郵醬油麵後,說了句“我前半生的麵條算白吃了”。
02、界首茶幹
界首茶幹是江蘇省高郵地區界首鎮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呈扁圓形,肉細嫩黃,色澤醬紅,頗似雞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2014年界首茶幹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界首茶乾製作技藝在2008年被列為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3、蒲包肉
高郵蒲包肉是高郵的一道傳統小吃,歷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蒲包與肉餡相得益彰的搭配,頗具濃郁的田園情趣。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小說《異秉》裡提到,高郵人別出心裁地用蒲包與肉餡製作美食,堪稱一絕,不僅可保留清香,而且便於旅途攜帶。
04、秦郵董糖
秦郵董糖是揚州高郵的傳統名特產品,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稱董糖,有兩種說法:一說以此糖為明朝翰林編修董璘所制而得名;又一說此糖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創;秦郵董糖製作技藝在2008年被列為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5、陳小五餛飩
陳小五餛飩可謂是高郵的網紅小吃,尤其是抖音爆火之後,在各個年齡群中擁有極高的人氣,一年365天,除了初一至初三店鋪休息外,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傍晚前後,店裡店外都是人。據傳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家省親,吃了陳小五烹飪的餛飩,讚不絕口,並寫入文章,之後陳小五同他的餛飩名聲大作。
06、高郵雙黃鴨蛋
雙黃鴨蛋是揚州高郵的特產,因一隻蛋內有兩個蛋黃,故名。鴨生雙黃,是因為這裡食料好,鴨體壯,連續排卵,形成雙黃,甚至三黃。高郵鹹鴨蛋,向以顏色紅而油多而馳名於世。將雙黃鹹鴨蛋煮熟剖開,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橘流丹,賞心悅目,別具風味。雙黃蛋視為夫妻“百年好合”的象徵,也用之作為送禮或會友訪親“好事成雙”喜慶贈品。
07、菱塘老鵝
菱塘回族鄉三面環湖,蕩灘牧草資源豐富。生活在這裡的回民同胞歷來有放牧畜禽的優良傳統,由此培育出聞名遐邇的回鄉清真美饌一枝花——菱塘鵝。菱塘鵝放牧於水面寬闊、無汙染的高郵湖濱,採用天然牧草飼養而成,具有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味鮮美等特點。菱塘穆斯林歷來有製作鹹鵝的傳統,菱塘鵝宰殺後,去除內臟、沖洗乾淨、先用冷水中浸泡、晾乾,然後進入醃製,風乾、點滷、掛曬等一系列工序,形成風味獨特、色香味美的佐餐佳餚。
08、蟹黃大包
高郵湖大閘蟹是高郵湖盛產的水產品之一。高郵湖大閘蟹的特色是:體形肥大、肉質白嫩、滋味鮮美。高郵傳統名點,與鎮江、靖江的蟹黃湯包不同,有體積圓、肥口小、皮薄、多蟹黃、滷餡調配得當的特點。蒸熟後,皮亮形美,蟹油浸出包口,滲透出金黃色斑塊。
09、燙乾絲
愛上高郵這座城中的來往遊客,其中不乏是因為早茶愛上她的。燙乾絲則成為高郵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燙乾絲色澤素雅,軟嫩異常,鮮美雋永。汪曾祺曾寫過,“乾絲不是下飯的,是佐茶的。一邊喝茶,吃乾絲,既消磨時間,也調動胃口。”
01、陽春麵
陽春麵是高郵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味道很不錯,口碑也很好,已成為高郵人當地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郵,人們早上習慣去麵攤,經常說:“老闆,下碗麵”。不僅久居當地的高郵本地人喜愛,就連來來往往的遊人,幾乎吃過的,都覺得好好吃,曾經有一位遊人吃過高郵醬油麵後,說了句“我前半生的麵條算白吃了”。
202、界首茶幹
界首茶幹是江蘇省高郵地區界首鎮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呈扁圓形,肉細嫩黃,色澤醬紅,頗似雞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2014年界首茶幹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界首茶乾製作技藝在2008年被列為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03、蒲包肉
高郵蒲包肉是高郵的一道傳統小吃,歷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蒲包與肉餡相得益彰的搭配,頗具濃郁的田園情趣。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小說《異秉》裡提到,高郵人別出心裁地用蒲包與肉餡製作美食,堪稱一絕,不僅可保留清香,而且便於旅途攜帶。
404、秦郵董糖
秦郵董糖是揚州高郵的傳統名特產品,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稱董糖,有兩種說法:一說以此糖為明朝翰林編修董璘所制而得名;又一說此糖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創;秦郵董糖製作技藝在2008年被列為第一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05、陳小五餛飩
陳小五餛飩可謂是高郵的網紅小吃,尤其是抖音爆火之後,在各個年齡群中擁有極高的人氣,一年365天,除了初一至初三店鋪休息外,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傍晚前後,店裡店外都是人。據傳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家省親,吃了陳小五烹飪的餛飩,讚不絕口,並寫入文章,之後陳小五同他的餛飩名聲大作。
606、高郵雙黃鴨蛋
雙黃鴨蛋是揚州高郵的特產,因一隻蛋內有兩個蛋黃,故名。鴨生雙黃,是因為這裡食料好,鴨體壯,連續排卵,形成雙黃,甚至三黃。高郵鹹鴨蛋,向以顏色紅而油多而馳名於世。將雙黃鹹鴨蛋煮熟剖開,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橘流丹,賞心悅目,別具風味。雙黃蛋視為夫妻“百年好合”的象徵,也用之作為送禮或會友訪親“好事成雙”喜慶贈品。
707、菱塘老鵝
菱塘回族鄉三面環湖,蕩灘牧草資源豐富。生活在這裡的回民同胞歷來有放牧畜禽的優良傳統,由此培育出聞名遐邇的回鄉清真美饌一枝花——菱塘鵝。菱塘鵝放牧於水面寬闊、無汙染的高郵湖濱,採用天然牧草飼養而成,具有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味鮮美等特點。菱塘穆斯林歷來有製作鹹鵝的傳統,菱塘鵝宰殺後,去除內臟、沖洗乾淨、先用冷水中浸泡、晾乾,然後進入醃製,風乾、點滷、掛曬等一系列工序,形成風味獨特、色香味美的佐餐佳餚。
808、蟹黃大包
高郵湖大閘蟹是高郵湖盛產的水產品之一。高郵湖大閘蟹的特色是:體形肥大、肉質白嫩、滋味鮮美。高郵傳統名點,與鎮江、靖江的蟹黃湯包不同,有體積圓、肥口小、皮薄、多蟹黃、滷餡調配得當的特點。蒸熟後,皮亮形美,蟹油浸出包口,滲透出金黃色斑塊。
909、燙乾絲
愛上高郵這座城中的來往遊客,其中不乏是因為早茶愛上她的。燙乾絲則成為高郵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燙乾絲色澤素雅,軟嫩異常,鮮美雋永。汪曾祺曾寫過,“乾絲不是下飯的,是佐茶的。一邊喝茶,吃乾絲,既消磨時間,也調動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