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銀花能與紫菊花同泡水喝。金銀花與紫菊花,並無食物禁忌。二、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40餘種病症。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症。其對於頭昏頭暈、口乾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症、闌尾炎、面板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金銀花藤煲水後對小孩溼疹等面板瘙癢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畜禽的多種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動物飼養過程中若能新增一定劑量的金銀花藤葉(忍冬藤)粉或煲水,對預防和治療動物的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 腫潰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症均有相當好的作用。用連翹,板藍根煎金銀花湯可以治療腮腺炎;金銀花茶可以祛暑明目;連翹金銀花涼湯可治療外感發熱咳嗽。同時將金銀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鐘,侯涼,當飲料飲用,可治療咽喉炎和扁桃體炎。三、菊花適用範圍: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瘡癰腫毒。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功能疏散肺經風熱,但發散表邪之力不強。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每與效能功用相似的桑葉相須為用,並常配伍連翹、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飲(《溫病條辯》)。2、肝陽眩暈,肝風實證本品性寒,入肝經,能清肝熱、平肝陽,常用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每與石決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潛陽藥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暈、頭痛,以及肝經熱盛、熱極動風者,可與羚羊角、鉤藤、桑葉等清肝熱、熄肝風藥同用,如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洩,微寒清熱,如肝經,既能疏散肝經風熱,又能清洩肝熱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治療前者常與蟬蛻、木賊、白殭蠶等疏散風熱明目藥配伍,治療後者常與石決明、決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藥同用。若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黃、山茱萸等滋補肝腎、益陰明目藥,如杞菊地黃丸(《醫級》)。4、瘡癰腫毒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可治療瘡癰腫毒,常與金銀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湯(《揣摩有得集》)。
一、金銀花能與紫菊花同泡水喝。金銀花與紫菊花,並無食物禁忌。二、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40餘種病症。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症。其對於頭昏頭暈、口乾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症、闌尾炎、面板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金銀花藤煲水後對小孩溼疹等面板瘙癢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畜禽的多種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動物飼養過程中若能新增一定劑量的金銀花藤葉(忍冬藤)粉或煲水,對預防和治療動物的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 腫潰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症均有相當好的作用。用連翹,板藍根煎金銀花湯可以治療腮腺炎;金銀花茶可以祛暑明目;連翹金銀花涼湯可治療外感發熱咳嗽。同時將金銀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鐘,侯涼,當飲料飲用,可治療咽喉炎和扁桃體炎。三、菊花適用範圍: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瘡癰腫毒。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功能疏散肺經風熱,但發散表邪之力不強。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每與效能功用相似的桑葉相須為用,並常配伍連翹、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飲(《溫病條辯》)。2、肝陽眩暈,肝風實證本品性寒,入肝經,能清肝熱、平肝陽,常用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每與石決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潛陽藥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暈、頭痛,以及肝經熱盛、熱極動風者,可與羚羊角、鉤藤、桑葉等清肝熱、熄肝風藥同用,如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洩,微寒清熱,如肝經,既能疏散肝經風熱,又能清洩肝熱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治療前者常與蟬蛻、木賊、白殭蠶等疏散風熱明目藥配伍,治療後者常與石決明、決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藥同用。若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黃、山茱萸等滋補肝腎、益陰明目藥,如杞菊地黃丸(《醫級》)。4、瘡癰腫毒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可治療瘡癰腫毒,常與金銀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湯(《揣摩有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