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通鑑
-
2 # 歷史小廚
周朝分為西周跟東周兩部分。一般講到周朝都是指西周,東周則稱為“春秋戰國時期”。
周朝自武王伐紂建國以來,依舊實行的是分封制。將天下分給周氏宗族或者是有功之臣,一共分封了71個諸侯國,可謂是數目龐大!
分封制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各地區的統治,同時作為周王室的屏障。但是後來的東周時期,分封制的弊端顯露無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剛開始,天下都以周天子為中心,雖然身在諸侯國,但都明確知道自己是周朝之人。
但是在東周時期,群雄割據,各路諸侯開始相互爭鬥。周天子已然成了擺設!
最著名的是齊桓公搞出的“尊王攘夷”,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個時期開始,各個諸侯國已經各自為王,國中人也開始了同仇敵愾,區域劃分!
逐漸的就忘記自己是周朝之人,只承認自己的諸侯國!
這也是周朝式微,逐漸被人們忘記的原因!
倘若秦始皇不統一天下,可能所有人會越陷越深,到時候天下就會真的被分解出許多國家來!
因此,西周人知道自己是周朝人。但東周人只承認自己的諸侯國,不承認東周!
-
3 # 南閣水哥
答: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
首先,凡是屬於西周開國分封的諸侯國當然是周人。這符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分封時代的特徵。經過漫長的不斷開拓墾殖的過程,周朝的版圖是有不斷變大擴張的。在擴張過程中原先那些不屬於周人管轄的土地和人民不斷的被統治和兼併,使之成為了諸侯國的領土,那麼也就是屬於周朝人的範疇內。
第二,那麼到底有哪些諸侯國是屬於周朝人的範圍呢?我在這裡做一下分類。
1)周文王的兒子們的封國:管、蔡、郕、霍、魯、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
2)周武王的兒子們的封國:邘、晉、應、韓
3)周公封的國家:蔣、邢、茅、胙、祭
4)其他一些在春秋時代之前就滅掉的國家。這些大多數是周成王之後分封的,包括一些小宗的諸侯。其中有彤、密、邶、榮、甫、樊、黎、檜等國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說的就是這諸侯小國。他們組成了周王室控制天下的基本框架,接下來就是看各自本事發展了。
第三、有些不屬於周人範疇的國家
1)周人奪取天下之後,還分封了上古三皇的後人、夏朝後人、商的後人一些土地作為封國。這些國家並不算是周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這些國家是。
黃帝之後於薊,帝堯之後於祝,帝舜之後於陳。夏后氏之後於杞,殷之後於宋。
2)一些在周之前就存在的國家。 比如楚國。
楚國在春秋裡稱其為荊國。而荊楚國出現的時間比周朝還要早。在商代武丁時代就存在了,還和商人打仗。
東夷的小國。比如 英國(蓼國)、六國。這些都是大禹時代就存在的分封國,直到了魯文公時代才被楚國所滅。巢國商朝的附庸國,後來降服。
3)外族建立的部落國家。庸 蜀 羌 髳 微 盧 彭 濮這幾個都是蠻族部落。奄,東方淮夷。盧 驪戎 山戎 北戎 揚拒 泉皋 伊雒 介 姜戎 長狄 百濮群蠻 陸渾 赤狄 白狄 根牟 潞 甲氏 留籲 鐸辰 茅戎 廧咎如 無終 濮 淮夷 肅慎 鮮虞 肥 鼓 戎蠻等等,外族部落也不屬於周人。
這基本上就是周的基本框架。隨著時間推移大多數都回到了周的版圖之內,也形成了我們現在漢族人的主體的前身華夏族。
回覆列表
名義上認為自己是周朝人吧。
周朝下半場,為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國,這時候明顯已經是紛亂不斷。東周有了諸侯國,就已經說明,周朝名存實亡,只是花架子。
但諸侯國甚多,更替頻繁,彼此之間,也相互忌憚,所以仍然視周天子為天子,這其中周天子起到了制衡各諸侯國,構成了東周後期的三角架結構。
等到諸侯國當中的某一國更強大之後,這種局面隨時翻船,有利益的時候,需要周天子的號召,沒有利益的視周天子為無物。
大家名義上,都公認自己是周朝人,但在更小格局下,又分為諸侯華人。
各自之間的大小摩擦,周天子也管不了,想打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