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61sdf4gfd5ghdf
-
2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譯文:官府用的毛竹,陶侃總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來,(以至於)堆積得像山一樣。後來桓溫伐蜀,把戰船組裝起來的時候,都用這些竹頭作釘。又傳說,陶侃曾徵調當地竹篙,有一位官員把竹子連根取用,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鐵箍,陶侃就把他提升兩級加以重用。原文: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擴充套件資料:出處:本文選自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政事第三》,作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一部有名的著作,記述漢魏一直到東晉間流傳的上層人物的遺聞軼事,按事情的性質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鑑賞:陶公生性儉厲,是嚴肅認真,辦事勤勉的人。本文述說的是陶侃為官節儉、使物盡所用的故事。體現了陶侃節約的品質。
-
3 # 使用者9416381105893
譯文:
陶侃性勤儉省而嚴厲,對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荊州刺史的官史時,命令建造船隻的官員把鋸木屑全部收集起來,不論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正月初一大會僚屬,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臺階除雪後還很溼。這時陶公就讓人用木屑覆蓋在上面,人們出入一點都不受到妨礙。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總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來,(以至於)堆積得像山一樣。後來桓溫伐蜀,把戰船組裝起來的時候,都用這些竹頭作釘。
又傳說,陶侃曾徵調當地竹篙,有一位官員把竹子連根取用,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鐵箍,陶侃就把他提升兩級加以重用。
原文: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其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溼,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
擴充套件資料:
出處:
本文選自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政事第三》,作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一部有名的著作,記述漢魏一直到東晉間流傳的上層人物的遺聞軼事,按事情的性質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
鑑賞:
陶公生性儉厲,是嚴肅認真,辦事勤勉的人。
本文述說的是陶侃為官節儉、使物盡所用的故事。
體現了陶侃節約的品質。
參考資料:
回覆列表
【翻譯】 陶公(侃)辦事認真嚴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荊州刺史時,命令造船官收集鋸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正月初一集會,正遇上久雪初晴,廳堂前的臺階下雪之後一片泥濘。於是用鋸木屑鋪在上面,人來人往,絲毫不受阻礙。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鋸下的竹頭收集起來,堆積如山。後來桓宣武(溫)征伐四川,修造船隻時,用來做竹釘。又聽說陶公曾經就地徵用竹篙,有一個官吏把竹子連根拔出,用根部來代替鑲嵌的鐵箍。他就讓這個官吏連升兩級,加以重用。 【出自】世說新語之《陶公性檢厲》 【原文】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溼,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 【註釋】 陶公:陶侃的敬稱。 檢厲:認真,嚴肅。 勤:勤勉。 荊州:荊州刺史。 敕:命令 鹹:都。 正會:農曆正月初一集會。 值:正趕上,正遇上 聽事:處理政事的廳堂。 除:臺階。 都無所妨:行人上下完全沒有妨礙。 錄:收集 厚頭:近根部的竹頭 桓宣武:即 桓溫。 發:徵用 仍:因而,於是。 當足:用竹篼當作竹嵩的鐵足。 超:超過。 兩階:兩個等級 (階:官級。) 悉:全部 正會:正月初一集會 聽事:處理政事的廳堂 除:臺階 嘗: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