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期吃素是對身體最大的傷害?
4
回覆列表
  • 1 # 王秋霞營養師

    這個問題如果分別問素食者和肉食者,肯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每一種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其營養素的側重也各有不同。相比肉蛋奶類,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質量,鐵和鈣等微量元素,不論從含量還是吸收率都略低一籌。長期吃素容易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以及鈣缺乏導致的骨質疏鬆。如果是正在生長髮育的青少年兒童,還會影響正常發育,導致發育遲緩。植物性食物是人體需要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植物活性物質的主要來源。長期肉食,不吃或很少吃植物性食物會導致這些營養素攝入不足帶來的問題,可能會增加如下風險,能量過剩導致的肥胖,腸道問題,彈性蛋白的不足,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等等。

    長期吃素或者吃肉都會因為膳食結構失衡導致一些健康問題。在合理的能量攝入的前提下,食物多樣,均衡營養是健康飲食的基礎指導。穀物類,蔬果類,魚禽蛋奶肉類,大豆堅果類,油脂類等,平均每天12種食物,每週不少於25種(不含調料)。穀類為主之外,多吃新鮮蔬果,奶類和大豆製品;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尤其是少吃肥肉和加工肉製品;控油鹽和糖酒,培養清淡的飲食習慣。

    回到本題,吃素真的對身體傷害很大麼?當然不是,只要花些心思,均衡營養為基礎的素食於健康有益。清淡的素食可幫助控制能量攝入,預防超重和肥胖;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病。需要注意的是要依靠大豆製品和穀類來補充蛋白質,多攝入含鐵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預防鐵缺乏;如果吃些蛋奶類(非嚴格素食)和堅果那就更好啦。

    傳播營養相關科普知識,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全民自我保健。

  • 2 # 降酸聯盟

    人類學家可以追溯人類歷史至500萬年~700萬年,人類以採集型的食譜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綠葉類、根莖類的食物。人類是吃這些素食進化過來的。現代食譜以肉類、穀類(大米、小麥、玉米)為主。營養是豐富了,但也帶來一些問題。人類遺傳決定的代謝機制適應現代食物嗎?

    有個事件可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西方人幾乎不吃動物內臟,就把動物內臟脫水後製成粉末,然後新增到牛的飼料裡最終導致了“瘋牛病”的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牛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吃的是草,所以就不可能對肉類產生適應性。人們讓牛吃肉導致代謝紊亂是必然結果。

    我們面臨同樣的問題。現在我們的食譜以發生了很大變化,人類幾百萬年是以採集型食譜進化。那採集型食譜與現代食譜有什麼不同呢?採集型食譜特點是低脂肪、低蛋白、代謝後產鹼的鹼性食物。現代食物特點是高蛋白、高脂肪、代謝後產酸的酸性食物。

    飲食的變化導致代謝紊亂的風險越來越大。有組資料是很難看的,30年時間癌症增長了465倍,痛風增長了上萬倍,現在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骨質疏鬆人群7000萬人,高血壓3.3億,糖尿病1.3億,腎病1.4億。相信這些代謝性疾病很快會趕上美國的發病率。因為我們吃肉的數量還在逐步增加。

    我問過很多人,現在癌症為什麼越來越多?回答幾乎都是說環境汙染和食品不安全導致的癌症高發。但美國的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70%,中國癌症發病率186/10萬人,美國315/10萬人。美國癌症發病率那麼高,是美國環境汙染特別嚴重嗎?當然不是。那是美國的食品安全特別糟糕嗎?當然也不是。

    我們應該選擇符合遺傳特點的飲食,選擇適應人類代謝機制的飲食,不能只談營養,而不顧我們攜帶DNA適不適合。適合代謝機制的食物才是最好的。

    雖然人類祖先也吃肉,但吃的很少,人類伴有狩獵行為,大約中石器時代開始,距今約10萬年~1.8萬年。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刀耕火種,發明了農業,種植穀類。也就是說,人類500多萬年是以採集型的鹼性食譜進化的,自然選擇就只可能讓人類的代謝機制適應採集型的食譜,這是數百萬年以採集型的鹼性食譜進化的必然結果,基因也只可能按照這樣的食譜編碼。所以就不可能對現代種植和養殖的酸性食物產生適應性。飲食的變化是會導致代謝紊亂的,就像痛風,長期的尿酸沉積導致低水平的代謝紊亂。

    素食符合人類進化特點,符合人類的代謝機制,沒有什麼危害健康之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w風劍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