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星老農
-
2 # 色散的白
說一下轉基因大豆。中國進口轉基因大豆,入庫或進入益海等糧油企業,這一過程監控較嚴。糧油企業一般採取浸出法產油,按照國家政策,副產品豆粕只能賣給飼料企業。但是,不知道是這個環節還是下一環節出現監管問題,豆粕也進了食品廠做原料制餅乾或者釀造醬油等。
我去大豆市場調查了一下。現在轉基因大豆果真已經失控,可以自由買賣。另外,本地也出現了抗除草劑和含殺蟲成分的轉基因水稻。
-
3 # 柳小慶
豆渣不是渣,咱們還大量進口呢!
前幾天寫小時候村裡的榨油作坊引起了一些人的回憶,其實我們還有豆腐作坊(附近村都來我們村來做豆腐)。還是忍不住要回憶一下豆腐作坊做豆腐的過程。
磨豆子作坊依然是三乾的瓦房,不過門前就有一個全村第二大的池塘,池塘水很乾淨。豆子自然是自己種的大豆(那是還不知有轉基因大豆的概念),豆子就直接用池塘裡的水洗和泡,而後有個粉碎機,加豆子的時候也不時加點水(水的量由作坊主交代把握)。帶渣的豆漿用水桶接著。
濾豆漿旁邊有個架子吊著一個木十字架(2根直徑6cm長2m木材中間用鋼筋串起來),木材四角繫著一塊白色紗布的四角,紗布中間下垂,帶渣的豆漿就倒到紗布裡,下面放著一個大木盆接豆漿。這時需要一個人把住木材的兩段慢慢晃著紗布,使豆漿儘量流出。
煮豆漿與點漿可放兩口大鍋的灶就是用來煮豆漿的,我依然負責燒火,煮好的豆漿可以撈幾次豆油。豆漿煮好想喝的提前備好碗和糖,而後豆漿會被轉移到一個大號水缸裡,作坊主就開始準備好石膏水點漿了。石膏水往水缸里加時不斷的攪拌(技術活),完事後蓋上棉布。
壓豆腐一定時間後豆漿變成豆腐腦,這時又可以吃一頓。當然,那一碗兩碗對一大水缸來說微不足道。作坊主會在一個四周帶小水槽的石板上擺好木方格並放好棉布內襯,豆腐腦就會轉移到這裡面來,裝的與方格齊平後拎起棉布四角像系包裹繫好,而後放一個木蓋子,蓋子上放一塊大石頭壓住,壓出的水由石板四周的槽流走,最後就是成型的豆腐了。
副產品先從價值小的說起,第一副產品就是壓豆腐的水,聽說用來洗衣服好,所以一般是自己拿水桶去接,多餘的也其他人接;第二副產品就煮豆漿的鍋笆(有時會特意燒的過一點),拿回家發酵一下再吃;第三副產品就是豆渣,一般會弄一點炒菜,剩下的就餵豬。
那麼大豆工廠的豆渣就是都賣給飼料廠做飼料,尤其是榨油廠的豆渣富含蛋白質(畢竟豆腐廠的豆渣是在利用完豆蛋白之後的渣),煉油廠的豆腐渣又叫豆粕。我們每年不僅大量進口大豆,還進口豆粕,都是為了華人巨大的肉蛋奶油的需求啊!
回覆列表
大豆工廠如何大規模的處理豆渣?
至於說到大型油脂企業用大豆加工食用油,大豆油時產生的豆渣,大家一般叫它為豆粕,是一種含蛋白質較高的飼料,我個人估計它是被飼料加工企業們,給掛鉤收購去再進行飼料深加工去了,沒有一般養殖戶所購買的了,為什麼?
因為國內大型大豆加工企業,一般採用的都是轉基因大豆,加工生產植物油,大豆油的,而國家政策規定他們只擁有統一進口,統一加工油脂的權力,卻沒有分散加工轉基因大豆的權力,更沒有向外出售轉基因大的權力了,至於象轉基因大豆的豆渣,也需要賣給正規的飼料生產廠家去深加工處理,才能作為養殖牲畜的飼料向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