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滌塵20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玄宗大權在握誰人不服,連殺三子小事一宗。後來叛軍攻克京城蒼惶逃命,太子幕後策劃兵變成功。此時權力已不在他手,任人擺佈無可奈何罷了。

  • 2 # 天子說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白這兩個事件所發生的年代以及具體過程:

    殺三子

    李隆基殺死自己三個兒子的事件發生在開元二十五年,此時正是唐朝正在李隆基的統治下處於開元盛世。這次殺子事件主要針對的矛頭就是當時的皇太子李瑛。按照《新唐書》中的說法,李瑛在李隆基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太子,一直到被廢黜太子之位時,已在太子的位置上待了二十幾年。由於玄宗的妃子武惠妃此前一直頗受玄宗皇帝的寵幸,並且武惠妃又為玄宗生了兒子(壽王李瑁),所以武惠妃恃寵而驕,一直覬覦太子之位。為了達到廢黜太子李瑛的目的,有一天武惠妃假傳聖旨,說是宮中有盜賊,並召太子李瑛以及兩個弟弟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帶兵入宮。然而當兄弟三人帶兵入宮之時,武惠妃乘機誣告太子三人謀反,最終玄宗將兄弟三人廢為庶人,並在隨後不久將兄弟三人一律處死。其實武惠妃和太子等人的矛盾早就存在,而玄宗也對兄弟幾人太子幾人結黨頗為不滿,玄宗想要廢黜太子,也不是一天兩天,此前想要廢黜太子,多虧宰相張九齡反對,才讓李瑛得以保全。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玄宗李隆基對於自己的子女有多麼無情。

    肅宗自立為帝

    肅宗李亨自立為帝已是安史之亂時期的事情。玄宗晚年淫亂昏聵,導致安祿山勢力做大,終於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叛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大唐王朝在戰火中搖搖欲墜。由於玄宗瞎指揮,導致哥舒翰潼關兵敗,關中門戶大開。為了躲避叛軍,玄宗帶領少部分後宮妃子、心腹大臣逃出長安。當逃亡的隊伍跑到了馬嵬驛的時候,軍隊發生了譁變。由於玄宗逃亡時帶的軍隊大部分由太子掌管,所以給李亨發動兵變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透過兵變,李亨首先殺死了奸相楊國忠,並在隨後又逼死了玄宗寵愛的楊貴妃。兵變之後,太子帶兵北上平叛,而玄宗逃往成都,父子二人分道揚鑣。之後不久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為帝,並舉起平叛大旗,此舉一方面提高了肅宗登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為當時平叛的大軍帶來了極大的鼓舞,結束了玄宗逃跑以後,群龍無首的局面。訊息傳到成都,玄宗此時也是無可奈何。

    這前後兩次事件,都涉及到太子,之前殺李亨他哥李瑛,是由於父子之間的嫌隙,玄宗早就有了廢黜太子的意思,然而當時正是唐朝強盛時期,玄宗又是大權在握,要廢黜殺害太子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到了李亨頭上,安史之亂爆發,天下大亂,玄宗已經落到一個落荒而逃的局面,形同喪家之犬。而且此時李亨手中又掌握兵馬,想要發動兵變,玄宗已是無可奈何。此時的玄宗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更遑論權勢與地位,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啊。

  • 3 # 中孚鑑

    唐玄宗一下能殺三子,是因為他那時有權利,而當李亨稱帝時,唐玄宗卻已經沒有多少權利和能力了,也只能接受李亨登基位為帝、尊自己為太上皇的事實。

    當時李隆基因為寵愛武惠妃,而武惠妃又誣陷李隆基的三個兒子,李隆基那時手裡還有絕對的權利。李隆基三子被誣陷後,先是被貶為庶人,而後被賜死。

    而後來李隆基得到楊玉環後,非常寵愛楊玉環,並且也對楊家之人進行大力封賞,同時重用楊國忠,導致朝野怨聲載道。

    同時李隆基過度的信任安祿山,結果導致發生安史之亂。

    而安史之亂後,李隆基得知後,已經錯失良機,又部署不當,結果唐軍節節敗退,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又出走蜀地有了逃跑的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得種種行為讓人大失所望。

    而太子卻在別處積極的組織唐軍抵抗叛軍,這樣就招來跟多忠義之士。他們為了方便領導抵抗叛軍,所以就非常支援李亨。

    最終李亨在靈武登基為帝,是為唐肅宗,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李隆基得知李亨登基的訊息,雖然震驚,但自己在蜀地,也無可奈何,也只能接受自己為太上皇的事實,從此李隆基為離開了大唐的權利中心。

    所以,李隆基為保皇位而殺三子和李亨登基、自己為太上皇情況不一樣,李隆基也只能接受李亨為帝的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算2000元,能不能配一臺能中高特效玩方舟生存進化的電腦,硬碟大些洋垃圾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