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嬌嬌營養師
-
2 # 賴成坤營養師
圖中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書中膳食寶塔。
無論是粗糧,還是精白米麵都屬於主食,也是我們老百姓一日中吃的最多的,通常我們一日生活都是穀類為主,比如:大米、小麥(麵粉)、薏米、燕麥、蕎麥等,每餐吃的主食可以選購不同種類的食物,穀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蛋白質。
本次回答的問題是吃粗糧的頻率大概是多少呢?在生活中並不應該單吃某一種食物,要想膳食均衡,就要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像粗糧之類的全穀物多數都是未經精細化加工或碾磨、粉碎、脫皮等處理,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其自身的營養和完整的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與我們吃的精白米麵相比全穀物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本來現代人吃的多數都是經過深加工的精白米麵,損失了很多營養素,吃個米飯還要淘洗,有的人甚至把米洗的都碎了,水完全是清的,這裡必須吐槽一下,大家洗米的水會發現,水變成白色,以為是不乾淨,其實水裡是一些B族維生素溶解到了水裡,現在廠家在加工時都處理的很乾淨,很少能發現米里有沙石,都是免洗的,可以直接加水蒸煮,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吃米飯、喝米粥儘量不掏洗、或簡單用小水流衝一遍就可以。
粗糧現在也被很多養生人士或三高患者所重視,甚至有點神奇化,比如糖尿病患者聽醫生說你的血糖高,少吃血糖生成指數(GI)高的食物,可以適量吃些粗糧,像燕麥、蕎麥、玉米、高粱、薏米等,結果有的患者就理解有誤,粗糧頓頓吃,天天吃,感覺這樣就可以控制住了,其實真的沒必要那麼緊張,一點饅頭、米飯不敢吃,控制血糖除了要管住嘴、控制量之外,還要注意食物間的搭配,這很重要。
這兩張是一位血糖略高,在醫院調理,發給我醫院營養科給配的糖尿病餐,看主食會發現在吃的兩頓米飯中,至少兩種穀類,而不是僅僅就簡單的大米,這就是食物間的一個搭配,舉個例子,你晚餐吃了一個清水面條,吃了它你的餐後血糖會比較高,怎麼才能讓餐後血糖比較平緩上升呢?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吃的白麵條,可以在麵條和麵時加些蕎麵面、燕麥面之類,在煮的時後加一顆青菜、一個雞蛋、一點豆腐皮、一小把木耳胡蘿蔔,吃起來營養比清水面更均衡,而且顏色看起來很有食慾,並且最重要的,每種食物的餐後血糖生成指數都不一樣,有高有低,最後一綜合,就不會像單吃清水面一樣餐後血糖會很高。
至於吃粗糧的量前面已經說過,機率沒有明確的規定,具體要看人、看情況,像腸胃腸消化不良的人,粗糧就不能吃的太多,消化正常的人可以每天吃一點,要是對口感有要求可以粗糧細糧1:2(1份粗糧,2份細糧)搭配,粗糧的拉嗓子口感也不會那麼重,不喜歡吃米的,可以將粗糧連麩皮帶谷胚完整的穀物一起打成粉,與精白麵粉摻和一起蒸饅頭、包餃子、烙餅之類都可以。
回覆列表
說起粗糧,其實是與大米、白麵這些細糧相對的穀類和雜豆類。包括,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蕎麥、紅小豆等。
為什麼吃粗糧呢?其實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7版中,有明確的指出,
根據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資料,中國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質、B1、煙酸、鋅和鎂,40%的B2、鐵和30%的鈣都是來自谷薯類及雜豆類食物。穀物為主也是最經濟、合理能量來源。全穀物富含維生素B、脂肪酸、營養更豐富。雜豆和薯類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所以放於此以滿足主食多樣化需要。
另外,堅持穀類為主,特別是增加全穀物攝入,有利於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與膳食相關的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可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增加全穀物和燕麥攝入具有改善血脂異常的作用。
那麼,吃粗糧的“頻率”是多少呢?其實,答案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7版中也有要求,具體指的是: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不知道有沒有解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