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89777029035

    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廣泛,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透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氨。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而且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相當高。

    (一)毒性及中毒機理

    液氨人類經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類吸入LCLo:5000 ppm/5m

    氨進入人體後會阻礙三羧酸迴圈,降低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腦氨增加,可產生神經毒作用。高濃度氨可引起組織溶解壞死作用。

    (二)接觸途徑及中毒症狀

    1.吸入

    吸入是接觸的主要途徑。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濃度報警訊號。但由於嗅覺疲勞,長期接觸後對低濃度的氨會難以察覺。

    (1)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後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症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

    (3)嚴重吸人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

    2.面板和眼睛接觸

    低濃度的氨對眼和潮溼的面板能迅速產生刺激作用。潮溼的面板或眼睛接觸高濃度的氨氣能引起嚴重的化學燒傷。

    面板接觸可引起嚴重疼痛和燒傷,並能發生咖啡樣著色。被腐蝕部位呈膠狀併發軟,可發生深度組織破壞。

    高濃度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燒傷,導致明顯的炎症並可能發生水腫、上皮組織破壞、角膜混濁和虹膜發炎。輕度病例一般會緩解,嚴重病例可能會長期持續,併發生持續性水腫、疤痕、永久性混濁、眼睛膨出、白內障、眼瞼和眼球粘連及失明等併發症。多次或持續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汙染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並且沒有面板和眼的刺激症狀,則不需要清除汙染。假如接觸的是液氨,並且衣服已被汙染,應將衣服脫下並放入雙層塑膠袋內。

    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鐘以上。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應慢慢滴入1~2滴0.4%奧布卡因,繼續充分沖洗。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又容易取下並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應取下隱形眼鏡。

    應對接觸的面板和頭髮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沖洗面板和頭髮時要注意保護眼睛。

    2.病人復甦

    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汙染區,對病人進行復蘇三步法(氣道、呼吸、迴圈):

    氣道:保證氣道不被舌頭或異物阻塞。

    呼吸:檢查病人是否呼吸,如無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氣,

    迴圈:檢查脈搏,如沒有脈搏應施行心肺復甦。

    3.初步治療

    氨中毒無特效解毒藥,應採用支援治療。

    如果接觸濃度≥500ppm,並出現眼刺激、肺水腫的症狀,則推薦採取以下措施:先噴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後每5分鐘噴兩次,直至到達醫院急症室為止。

    如果接觸濃度≥1500ppm,應建立靜脈通路,並靜脈注射1.0g甲基潑尼松龍(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類固醇。(注意:在臨床對照研究中,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尚未證實。)

    對氨吸入者,應給溼化空氣或氧氣。如有缺氧症狀,應給溼化氧氣。 如果呼吸窘迫,應考慮進行氣管插管。當病人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如條件許可,應施行環甲狀軟骨切開術。對有支氣管痙攣的病人,可給支氣管擴張劑噴霧,如叔丁喘寧。 如面板接觸氨,會引起化學燒傷,可按熱燒傷處理:適當補液,給止痛劑,維持體溫,用消毒墊或清潔床單覆蓋傷面。如果面板接觸高壓液氨,要注意凍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北分界線以淮河為分界線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