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葉無情心

    這就是比賽的規則,只要在相同的規則下操作就是公平,世間百事沒有絕對的公平,更沒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其實不但乒乓球有這樣的情況,那怕我們熟悉的籃球,排球都有這樣的情況,只要一隊叫暫停,兩隊都會回去聽教練的佈置。

    我覺得這樣反而更有利,而且球員還能得到喝水等補充機會,不然你主動叫了暫停,對方不能回去,而這個時候,只要對方安排一個人聽了你的安排,到時候自己隊再叫一個暫停,那麼就可以佈置一個反戰術了。

    其實這就是相對公平的道理了,下次你叫暫停的時候,別人一樣可以會一起回去聽教練指導,並沒有說誰佔有利了,誰佔無利了,只是對手可能沒有再次使用暫停,你覺得虧了,其實你可以打得別人主動叫暫停,其實你已經是一個勝利了。

    其實無論是比賽還是生活,真的不用太執著的,只要順其自然,按規則辦事,開心就得了。不知大家認同嗎?

  • 2 # 國球第六人

    我認為這是公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所謂公平只有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在乒乓球比賽中,我方和對方均有兩次暫停機會,從暫停次數上看,這是公平的!沒毛病!

    其次,對於暫停的時機把握卻是雙方的權利。經常會看到,在比賽中,一方比分領先但是被對方趁勢追擊的時候,教練員或者一方隊員會叫暫停,暫停的目的顯而易見,佈置自己的戰略戰術,遏制對方的氣勢,打亂對方的進攻節奏。這非常考驗教練員的執教水平,也能透過次看出教練員的經驗豐富與否。劉總教頭的叫暫停時機把握總是恰到好處,領先時,要錦上添花,秋風掃落葉,宜將勝勇追窮寇,落後時,要雪中送炭,指點江山,反敗為勝。不管是領先還是落後,我方或對方都可以叫暫停,從這個角度講,又是公平的!

  • 3 # 乒乓社交開球網

    一場乒乓球比賽,兩位選手都可以用一分鐘暫停,看上去一方使用的時候,另一方也享受了“一分鐘暫停”,但是看著是同樣的暫停,其實細節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列舉如下:

    1)叫暫停的時機不同

    這個是最大的不同,一般是在運動員碰到問題的時候,場外指導會叫一個暫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暫停方的受益是比較大的。但也有場外指導在錯誤的時間點叫了暫停,反而給對方選手一個調整的機會。

    2)暫停方有權決定暫停時間

    這個恐怕一般愛好者就不知道了,按照乒乓球規則,說是一分鐘暫停,其實是最多一分鐘,只要叫暫停的一方回到了球場,無論是否到了一分鐘,另一方運動員也必須回來進行比賽。

  • 4 # 微乒乓

    這問題,提的......

    有意思。

    如果認定為不公平,那麼場上出現的情況就是:我方提出暫停,對方只能站在場內,不得和教練交流;而對方提出暫停,我方則一樣也不能和教練交流,只能站在場內。

    這場面,倒是很有新鮮感。

    當然之所以新鮮,是因為看習慣了過去的模式。如果哪一天,國際乒聯也覺得不公平,大手一揮,說就這麼著了,一方提出暫停,另一方只能站在在場內。至於幹啥,自己看著辦!反正不能溜達到教練那兒去!

    其實,規則定出來,對雙方都是有效的。

    如果改規則,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因為雙方都有一次暫停機會。

    從目前規則來看:不能因為對方打得順手不叫暫停,我方叫了,就只能讓對方傻站著。

    遊戲的規則是一樣的。那麼就是公平的。

    相對來說,叫暫停的一方的目的是打破對方的節奏或士氣,一般來說,是主動方,而對方相對比較被動。透過叫暫停獲得勝利的例子不勝列舉,叫暫停也是一門藝術。不能瞎叫、不能隨便叫,這是考驗乒乓運動員與教練員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往往一兩分球就決定了比賽的結果。

    另外主動叫暫停一方有提前中斷暫停時間的權利,在規定的60秒內,可以提前結束,而只要主動方提前,對方就得回到場內。這也是一個技巧與經驗。有時,叫暫停甚至不需要和教練說任何一句話,只是讓比賽停止一下,哪怕十幾秒,再回到場內,局面就有可能大變。

    這很神奇吧,事實上的確有這樣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病患者、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最擔心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