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文紅寶書

    文章的表述從文學的角度看,非常精妙;但從史學的角度看,嚴重失真。秦朝的敵人並不只是陳涉義軍,項劉的隊伍與陳涉不相隸屬,卻更加強大;陳涉的地位卑賤,武器簡陋,兵力不足,謀士稀缺,也許是事實,但項羽出身楚國貴族,兵強馬壯,良將眾多,劉邦得力於一幫死士,且謀臣一流;陳涉義軍只持續了短短一年,消滅秦軍有生力量的主要是項劉的隊伍;進入關中導致秦朝滅亡的也不是陳涉,而是劉邦;殺死子嬰的也不是陳涉,而是項羽。所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云云,除首義之外,均非陳涉所為。

  • 2 # 老虎他爹

    《過秦論》是一部文學作品,不能算是嚴格的歷史作品。作者賈誼用道德圖解歷史,將秦朝滅亡說成是不修道德、一味用強所致,這未必是一個準確的判斷。

    首先,歷史是因成敗偶然堆積而成,未必符合道德原則

    今天我們常常說“歷史必然如此”“得人心者得天下”之類,其實帶有想象成分。

    作為人,我們天然有簡化物件,以求得更高認識的能力。所以,很希望將道德原則、歷史認識、規律認識統一起來,這樣不僅會大大減少記憶,也能獲得邏輯快感。東西方早期思想莫不如是。

    假設歷史符合道德原則,或者物質世界的運轉也符合道德原則,那麼我們認識世界就會簡單得多,只要多體察內心,以己度人,那麼就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這當然是很爽的一件事,特別是面對無窮紛繁的現象界,我們無法求得本真的認識時,這種思維會有極大的誘惑力。

    但揆諸歷史事實,堅持道德者失敗,不道德者取勝,在歷史中是常見現象,得道未必多助,失道未必寡助,因為道德本身也非恆定,它也是在不斷變化、漂移的,可以多元解釋,獲勝者往往能強迫儒生對自己的成功進行合乎道德的解釋。於是,在表面看來,所有成功者都是合乎道德的。

    其次,秦朝滅亡與道德缺失關係不大

    導致秦朝滅亡的根本因素在於六國貴族不滿,他們是滅秦的主力。

    陳涉、吳廣固然有一定作用,但他們很快就失敗了,此外他們的軍中有很多六國貴族的殘餘。更何況,陳涉、吳廣本身也未必是很講道德的人。陳涉年輕時與人傭耕,成功後,昔日同伴投奔,到處講他年輕時的趣事,陳涉大怒,將他們統統殺掉,這難道是一個講道德的人應做的麼?

    其實從出土結果看,依照秦法,如有緣故而失期,並不受罰,陳涉等人遭遇大雨,這是不可抗力,負責管理陳涉等人的秦朝軍官尚且不反,可見不會產生法律糾紛。陳涉以此起事,實為愚弄,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實也是帶有反道德色彩的。

    問題關鍵,在於儒家怨恨於秦。秦以吏為師,排斥儒生,儒生失去了半貴族的地位,生計艱難,去當門客尚且艱難,所以認為秦的制度是最壞的制度。

    秦二世而亡,但秦朝的管理體制基本被漢代繼承,到賈誼時,儒家積聚了足夠的社會實力,只差皇權認可,賈誼等因能力而被重用,深知漢代初期對秦速亡頗為介懷,自然要貶秦揚儒,藉此機會來抬高儒家的地位。

    其三,《過秦論》的歷史地位

    可以從細節中指摘《過秦論》的缺失,但意義不大,因為古代儒家學者並不過甚追求細節的真實性,做到儘可能完美即可,不太鑽牛角尖。

    追求細節真實,這是樸學,有尋章摘句、皓首窮經之弊。古代儒家學者更重視歷史的現實功用,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儒之語),如果歷史失去了自身的目的,只是為追求真相而追求真相,為復原細節而復原細節,則這樣的歷史就是無意義的。

    所謂復原歷史,那麼就應該複製其每分每秒,因為我們判斷不出哪一分更重要,哪一分更次要,但這在客觀上根本不可能,即使複製了,也未必能給我們帶來真理性認識。歷史真相可以無窮盡地挖下去,但如果沒有現實意義,這樣的挖,只是在浪費生命。

    《過秦論》的意義在於將原儒與後來儒家連結起來,成為承上啟下的一篇文章,作者在以力得之的背景下,找到歷史演變的道德解釋,雖有牽強之處,但強化了人們對歷史遠觀的信心,認為歷史一夕勝負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的思想方式,這就大大拓展了後來儒家學者的視野,漸漸成為一個標準的歷史解釋方式。

    所以,對《過秦論》我們可以從更多角度去看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瑜伽練習中有哪些拉伸大腿前側的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