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咸寧旭日東昇

    直腸癌其實很好治療,我就治療好一位直腸癌病人,因為她的腫瘤堵塞了腸道,直接開刀割掉,無需化療,手術前後都推撥排洩系統的筋結,現在以完全康復,無後遺症。

  • 2 # rxrs94120

    還得先控制原生癌(直腸癌),直腸癌治療的靶向藥有瑞戈非尼片(孟加拉碧康製藥全球首仿,質量和原研相差無異,價格便宜得多)

  • 3 # 北大腫瘤醫院楊宏醫生

    肝轉移是大腸癌(結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約50%的結直腸癌患者會發生肝轉移,其中同時性(診斷結直腸癌6個月內發生)和異時性肝轉移(診斷結直腸癌6個月以後發生)各佔約25%。當發生肝轉移時,按照傳統的觀念認為,腫瘤已屬於晚期,沒有太大的治療價值。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近年來結直腸癌治療理念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結直腸癌肝轉移已重新獲得治癒希望。全球結直腸癌肝轉移資料庫顯示,兩萬餘例接受肝轉移灶切除的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42%。中國學者亦曾報道一千餘例接受手術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達到51.6%。

    手術切除肝轉移灶是目前能治癒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最佳方法,故符合條件的患者均應在適當的時候接受手術治療。部分最初肝轉移灶無法切除的患者,經系統治療(單純化療或聯合靶向治療)後轉化為可切除病灶時,也應適時接受手術治療。除手術之外,還有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放射治療等手段作為補充,故而結直腸癌肝轉移目前也是可以治療的疾病,甚至很大一部分患者能夠治好。下面分享兩個典型病例,類似病例其實在臨床工作中是非常多見的。

    病例一:中年女性,58歲,2013年6月就診,確診為低位直腸癌伴肝轉移(單發)。由於直腸病灶距離肛門較近,且直腸周圍及直腸上動脈走形區域伴有多發腫大淋巴結,可疑癌轉移,此外,患者伴有同時性肝轉移,因此,我們建議患者先做了直腸區域的放療,同期聯合靜脈化療共3個週期。3個月後複查核磁評效發現,直腸原發灶和肝轉移灶都比治療前明顯縮小,這時我們為患者做了直腸癌根治手術,同期做了肝轉移灶切除。術後病理結果非常不錯,直腸瘤床的癌細胞已全部消失,僅見潰瘍形成及炎細胞浸潤,腸周淋巴結共清掃12枚,僅2枚為癌轉移;肝轉移灶內見中低分化腺癌浸潤。目前,這例患者已規律複查5年多,各項指標均非常良好。

    病例二:老年男性,62歲,2012年9月就診,確診為低位直腸癌,腫瘤距肛緣3cm,因為病期偏早,直接做了直腸癌根治手術,併成功保留了肛門。術後病理結果非常好,顯示為直腸中分化腺癌,大小1.8 x 1.3cm,侵及粘膜下層,未見脈管癌栓,腸周淋巴結未見癌轉移。但遺憾的是術後18個月,患者出現肝轉移(單發),在接受2週期靜脈化療後做了肝轉移灶切除,術後病理亦證實為直腸癌肝轉移。目前,這例患者已行肝轉移切除4年餘,規律複查各項指標也都很好。

    上述面兩個病例都是直腸癌出現肝轉移的病例,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屬於同時性肝轉移,而後者則為異時性肝轉移。但不論是同時性肝轉移,還是異時性肝轉移,並不意味著這類患者就失去手術機會和治癒可能,事實上只要腫瘤轉移比較侷限(不限於單發肝轉移,很多多灶轉移亦可切除),給予合理、規範的治療,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獲臨床治癒的。

  • 4 # 劉永毅醫生

    大腸癌(結直腸癌)發生肝轉移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約50%以上,一些資料顯示轉移率更高,有70%左右,有一半的情況為發現大腸癌時就有肝轉移,還有一些人是後來轉移的。

    腸癌要進行全面的評估,身體狀況、臟器功能還可以,預估生存時間比較長的患者,進行原發灶評估是否可以根治性切除?如果不能根治性切除、或者存在梗阻、出血、穿孔等行姑息性手術時就不考慮肝臟轉移情況了,以全身治療為主的姑息性治療。

    如果情況允許行腸癌根治性切除,那麼就需要評估肝臟情況能否手術,腫瘤的部位、大小、多少以及預估切除後剩餘肝臟體積、功能等,如果肝臟不允許手術、消融、介入等治療,也以全身治療為主,原發灶也不做根治性切除。

    如果評估原發灶、肝轉移灶都可以根治性切除時,一般推薦行新輔助化療後行原發灶+轉移灶切除或消融、或後續切除、消融肝轉移灶,經過根治性切除(R0)後,生存時間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怪圈,當前副本產出的畢業裝備是這個副本的入場基礎,這應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