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離相如如
-
2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道德經》是講“怎樣永恆”的經典,全文都是圍繞首章的“道、無、有”三字,反覆講三者的關聯性和因果性,所以看懂這一點,就不會迷惑在文字的艱深晦澀上。下面以這個方法,簡單解析你的問題,供參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1、經文首章已經明示,“道”含藏一切,生髮一切,與萬物一體同在,永不分離;“道”的特性是“無”,二者在文中是並列和互換的關係;“無”生出“有”,二者是從屬和因果關係;同理,“道”也生出“有”,二者也是因果關係。從這三層意思,能自然推理出,“德”是“道”所起的作用,特性也是“無”,沒有具體的形象,卻暗中永恆的普惠萬物。
2、該段中,“上德、下德、此”是“道”的代名詞,“上仁、上義、上禮”是“德”的代名詞,“厚、實”都是描述“道”,“薄、華、彼”都是描述“離道、失德”的狀態。
3、該段文字的含義分三小段:“故”之前為第一段,講“道與德”的並列關係。之後至“是以”為第二段,講離開“道和德”的害處。其餘為第三段,講“怎樣順道和在德”。綜合起來看,本段是講“道”制衡萬物的機制(居“中”而恆),以及“道”益於萬物的特點(以“德”為用)。
4、看清上述三點,本段文字的表面意思就出來了,大致意譯為:
“道”含藏萬物,生髮萬物,與萬物一體不分離;又在無形中永恆制約萬物,以“無”顯現出神秘性和絕對性。“道”能自然發揮出純善的作用,暫時稱這種善用叫“德”。因為“道”是最高的、絕對的,沒有對立,因此“道”不自視有“德”,以“無”顯示“德用”;因為“德”永恆的與“道”同在,因此“德”永不消失,也以“無”顯示“大用”。“道”永在“中庸”,不向兩邊,止而不動,恆久不變;“道”發揮出“德用”時,無所不能,沒有窮盡。這種“德用”表現為:平等對待一切而無形,公正對待一切而有益,敬重一切而不遺,如同人以寬廣的胸懷,伸開手臂,包容一切。所以,當萬物的變化偏離中態的“道”時,“道”就開始發揮“德用”;當萬物的變化偏離中態的“德”時,“德”就開始發揮“仁愛”的善性;當萬物的變化偏離中態的“仁”時,“仁”就開始發揮“公正”的善性;當萬物的變化偏離中態的“公”時,“公”就開始發揮“尊聖”的善性。所以,以“尊聖”為內容的“禮”是“德”的化身,蘊藏在萬物中;“忠、信”也是“德”的化身,三者天然一體,平等共在,沒有分離。若離開“禮、忠、信”,也就離開“道和德”,是失衡的開始。能認識到上述“道和德”的神聖作用,順守“道德”,將展現出“道德”的純善光芒。因此,立志做聖賢的證道者應常居於“道”的厚土,積蓄“德”的力量,而不損其“德”;居於“德”的永恆,而不顯其形。上面講的都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即不迷於“有”,而歸於“無”,在“道”用“德”,是為聖賢。
至於本段經文對“為人處世”的啟示,是四個:(1)需有“道心”,不迷於萬物而生“貪”。(2)需悟“道德”,不求於社會而生“私”。(3)需在“道位”,不離於公義而生“欲”。(4)需尊“道用”,向內反省而生“智”。可見,四點也可概括為“無我、無心、無利、無得”,依此作聖賢,就是“道”育人的終點。
回覆列表
最好的道德是順其自然,而不是固守某些條條框框去按圖索驥,時過境遷,想要固守陳規終將越走越變樣,最終走入死衚衕。
最好的仁義是出自天性,而非欲求人知的勉強做作。天性是自然流露的,所以久而彌堅,不死不息。勉力做作雖也是善,但很難作得圓滿,施者苦,受者累,非善之善者。
人為規定的禮是發自內心的忠與信都很缺乏了,為避免衝突而不得已的客套,實在是離衝突不遠的產物。
那些注重禮與推廣禮的所謂遠見者,其實是在破壞天然純樸的道德,是愚蠢的行為呀!
所以有道之人為人厚道為人而不刻薄奸詐,為人實在而不求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