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欣宇

    如今很多人做了父母后,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在民間曾經有這麼一句俗語:“兒子要窮養、閨女要富養”;而在孩子窮養還是富養的問題上,一直來都是爭論不休,現在物質橫飛的社會,又有人提倡放養,那孩子到底該如何養呢?

    一、窮養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多人認為窮養男孩子,是培養孩子的鬥志,讓孩子在窮養的環境中。深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品質。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且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讓孩子早立事,有責任感,有擔當。

    另外,窮養與家庭的富裕並無關係,窮養並不是不給孩子錢,或者說斷絕孩子的經濟,否則孩子會過分的依賴金錢,以後走上社會會迷失在金錢的誘惑中。例如,富人“窮養”的孩子則可能產生物質“匱乏感”,嚴重的情況,甚至一生都難以擺脫它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適當的控制,窮人家可以給孩子稍好一點的物質生活,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卻不至於讓他產生負罪感。

    富人家可以稍微控制孩子的物質花銷,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要求和期望,明白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但不至於讓他因此在物質上產生匱乏感。儘量讓孩子避免金錢利益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去接觸到真摯的親情,友情和良好的社會關係。所以說,窮養孩子本質上是為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健康的利益取向。

    二、富養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呢?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疑問,生活條件好了,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這是每個做父母的想法。其實,富養,富在見識,富在視野,富在才華,富在智慧,富在主見,富在氣質,富在修養,富在學識。使用金錢只是獲得“富有”的手段,而非目的。

    另外,一個富足的生活,可以給孩子帶來足夠的自信和安逸,讓孩子有一個精彩豐富的童年,不會被金錢所困。但是富養不是溺愛,例如,有些窮家庭“富養”孩子的,而總最終的結果卻是,不體諒父母的艱辛,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以後也可能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成家後甚至還可能缺乏家庭責任感。即使你是富人,也不要過度富養孩子,否則,炫富會成為孩子自信和驕傲的來源,並慢慢產生依賴變成習慣。

    中庸之道,才是王道;讓孩子感覺不到自己是窮還是富,才是最高境界!

    三、放養

    下面也是如今熱議比較多的放養,在幾十年前,甚至更早,就拿80後來說吧,很多孩子都是都是放養長大的,一方面孩子多,另一方面家裡窮,那時想上學讀書的窮孩子最羨慕的恐怕就是被“圈養”的孩子。曾經我們被“放養”不是由父母選擇的,而是沒得選擇。

    如今的孩子都是圈養,我們又再一次的提倡放養的理念,是我們對自由散漫的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當下教育壓力的不滿情緒雜糅之後,大腦自動選擇的一種應對模式,究其這種情緒的根源,也不乏對社會和體制懷有的一種淡淡的怨恨。其實很多自以為執行了放養理念的父母,並不能清楚地解釋怎樣的放養才是有益的放養,他們只知道我需要放養孩子。

    和傳統意義的“放養”相比,父母對放養的認識和實踐肯定不包括大量的體罰和粗暴語言,而主要集中在想給予孩子更多時間和機會自由玩耍。其實所謂的放養只是相對於圈養而言的,在孩子的能力培養上,父母會採取接納的態度,隨孩子的興趣和個性自由發展,甚至不會提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所以,放養不是放縱而是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的能力,而不是包辦孩子的一切。

    結語: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既要窮養,又要富養,並且學會放養。所以,積極靈活的教養方式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管,望,教,愛,四者缺一不可,所佔權重因孩子和家庭的不同情況會有不同。然而在完全放養的管教方式中,關愛有餘,教導寬鬆,而管束與冀望則顯然不足。

  • 2 # 親谷吧

    在現實社會中,要教育孩子最基本做人的道理,尊重老人,愛護比他小的人。生活上要自已照顧自己,勤儉節約。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不該花的錢儘量不花。小孩在安全第一的環境裡儘量讓他們開心快樂地去玩,在一個快樂的環境裡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歸化年輕日韓球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