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平安胡功友

    同理心,也就是心理學中的共情通常指對他人情緒狀態、感知狀態的體驗,即是否能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

    共情(同理心)分成兩種:情感共情和認知共情,這兩種共情隨著年齡增長變化的規律並不是一致的。

    情緒共情是對他人情緒的一種替代性分享,也就是說他人的情緒會“傳染”你的情緒,形成和他人相似的情緒;比如你的好朋友失戀了,他/她的悲傷情緒也會傳染給你,讓你感到悲傷。認知共情是指進入另一個人的角色,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如你是否能理解好朋友為何做出分手的決定。

    情緒共情是與生俱來的,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有著較高的情緒共情,聽到其他嬰兒哭我們也會哭;從嬰兒期到成年期情緒共情能力是逐漸下降的,或許可以對映成人世界的複雜和淡漠;到了老年階段情緒共情能力又有所上升,可謂返璞歸真。情緒共情總體呈現出U形發展軌跡。

    認知共情發展相對較晚,從出生直到成年期呈現上升趨勢,但又在老年階段逐漸下降,呈現倒U形的發展軌跡,我們慢慢學會理解這個世界,但最後又囿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再難以理解他人。

    也就是說情緒共情更傾向於天生的,認知共情則傾向於後天學習。

    在從小孩變成大人的過程中,你在不斷學習著如何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觀點,但對別人情緒感同身受的能力反而會下降。

    在你從成人開始變老的過程中,隨著大腦機能的衰退,你學習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逐漸下降,但對於直接的情緒刺激卻有著越來越強的同理心。

    這些只是研究得出的一般化規律,但對於我們每個個體,都是有主觀能動性在,能夠透過自我控制,去克服這個規律中的缺點。

  • 2 # 安然若素摳摳

    同理心,泛指心裡換位,將心比心。所以,我覺得同理心是成年人世界的話題是正確的。未成年人心智,思想都還不成熟,還不能很好的去傾聽別人的訴求,還不能捨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事情,我們做家長的要從小培養他的同理心,遇事多為別人考慮,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長大了才能處理好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才能更好地溝通,解決問題。

  • 3 # 茶人陳馨

    我們先拋開同理心是不是成年人世界的話題。

    來說說同理心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的名詞。

    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身邊的朋友說 將心比心 這句成語,亦或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更甚是知己知彼。我想換成是這些詞語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他。當然如果我們從字面上片面理解。同理同理亦是同樣的道理。同樣的理解。這個詞可以暫時理解為“換位思考”,不過僅僅是思考還不夠,還需要感同身受。

    其實我覺得同理亦如知己,亦如感同身受的好友

    我經常和朋友們開玩笑說 這世間無非不過男士女士 老人孩子中年人 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知己知音 。因為今天我發生的事情不過是他們的昨天。而我的昨天亦是部分人群的今天,所以才有那麼多同感。同理心。學者者們對同理心的定義分為單向度和多向度兩種。

    將同理心視為單一向度認為同理心是一種能夠認同理解,預測他人行為感受的洞察能力。另一方面認為同理心是指暫時身臨其境般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不帶任何其他色彩或者批判或者意見地去感受對方的感受,敏銳地覺察對方經驗意義的改變的一種心態。

    也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情感上所達到的共鳴。部分學者認為同理心是不僅能夠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和感覺,還可以對對方的感覺在情緒上作出共鳴和同樣的感情結果。也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對一些弱勢群體提供的幫助和關心。

    我們經常會在各大平臺上看到很多暖心的影片,例如小朋友們對底層勞動人民或者一些生活困難的群眾提供幫助的小舉動而感到暖心。

    這便是孩子們的同理心。他們亦覺得每個人的不容易。他們會覺得勞動人民很辛苦,如果是他們自己來勞動他們需要喝水需要一些小小的放鬆。所以孩子們會給他們買水 幫助他們推一推推不動的拖車。更會在幼兒園中安慰並幫助因為害怕而哭泣的孩子。

    老話說 遠親不如近鄰。我想這便是群居動物的本性。不分年齡不分層次。

    同理心是全人類都有的一種心態。不是成年人或者少兒的某種特定標籤。

    是人之本性。人之初性本善的一種本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銷售商品一批,成本為10000元,以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1000,結轉分錄怎麼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