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牽住夕陽的手

    現在有養老院,國家對孤獨老人也有五保政策扶持,而且建議五保老人晚年最好住養老院,國家集體供養,這是對沒有子女的孤獨老人晚年最好的養老保障。

    過去沒有養老院的時候,農村的無兒無女單身老人,晚年有生產對五保。基本上和現在的五保差不多,就是沒有現在補貼的錢多。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村子就有一個五保老太太。年輕時跟丈夫一起生活,夫妻倆沒有子女,也沒有領養子女。丈夫去世後,老太太年紀也大了,幹不了農活了。

    原先老兩口在一個寺院旁邊的窯洞里居住,剩下老太太一個人的時候,村幹部嫌老人住得離村子遠,不好照顧,就讓老人搬到生產隊的場房裡住。

    老人自己還能做家務時,隊上只給供應吃穿等生活用品。老人後來自己做不了家務。隊上派了一個大嫂幫老人做家務,照料老人。給大嫂每天按照婦女最高工分記工,年終決算分紅。

    那時在農村,像照顧五保戶的活,有人樂意乾的原因是可以出滿勤,沒有下雨下雪不幹活一說,而且風不吹,雨不淋的。所以,那位大嫂一直把老太太伺候到離世。

    現在我們村子還有2個將來要納入五保戶小夥子,一個是父母離世時沒有成家,家裡又比較貧困,現在吃低保,到年齡轉五保;一個是殘疾人,父母離世,剩他一人,目前也是吃低保。這兩個年齡大小差不多。最終都要走五保這條路。

    好在國家現在的政策非常好。低保有補貼,勤快了再種地或者種些經濟作物,吃穿不愁。

    總之,沒有孩子的老人,最終只能靠政府補貼或者直接住養老院,政府集體供養了。

    你說是不是?

  • 2 # 遛狗上高速

    具體的政策不太瞭解,我只能從我知道的,見過的敬老院來說說,說錯了大家別介意。

    我在高中,大學,工作後,都接觸過敬老院,這裡我見過很多無兒無女的老人,他們的生活都要靠敬老院的工作人員或者志願者,國家和地方對敬老院都有一定的補助。

    首先從衣食住行方面來說。國家和當地政府有相應的資金來維持敬老院的開銷,主要是工作人員工資,老人的飲食,醫療等,和兩位院長聊過一些,這些資金並不是太充裕,就像一大家子過日子一樣,也需要精打細算,空地裡種種菜,黃瓜豆角茄子什麼的都有種,一方面緩解開銷壓力,一定程度自給自足,另一方面,也給老人們添加了活動專案,看著自己種的菜一天天發芽,長大,對老人來說也是一種期待。衣物在我見過的敬老院,多數都是老人自己買或者做的,也有社會企業捐助的(新的,而且質量也還不錯,有些上面印著企業的logo),其中一個敬老院裡還有一位老裁縫,戴著老花鏡,腳蹬的縫紉機,給老人們做點衣服,不過估計也只能當愛好,畢竟老了。

    日常生活通常是曬太陽,也有散步的,倒走的,打拳的,還有活動室裡面,有下象棋的,一圍好幾個人,也有看電視的,央視綜藝或者新聞的,不一定,但是通常都是唱歌的,唱戲的。生活這樣一看也不錯,不過,時間久了也無聊,老人們就是缺交流,我去過的這幾個,規模都不大,人也就三十幾個,也有十來個的,時間長了,沒話聊了,也悶得慌,老人們腿腳不方便,只能在這裡,出門也要請假的。

    生病的老人會有醫生給打吊針,治療,我見過好幾個打著吊瓶坐在走廊裡面聊天,通常都有一個醫生在,不過年輕的醫生都想去大醫院,好多都留不住。

    重病起不來的就要靠工作人員了,到飯點有人給打好飯菜送過去,老人吃的也少,很多工作人員憑飯量都能估計老人身體狀況,我記得一個大姐告訴我,那個某某大爺,躺病床上兩個月了,飯量越來越小,估計日子不多了。

    需要去大醫院治療的,通常都是叫兒女過來,沒子女的就安排人送醫院,應該是和醫院有相關政策,費用都是保險報銷或者政府補貼。

    去世的老人我不瞭解。

    經常有當地企業會組織員工去敬老院做義工,社會公益組織也會去,老人們的生活不錯,就是精神生活不算太好,畢竟老了,特別容易有孤獨感。

    祝願老人們能健康長壽吧,臨走的時候,最好都在夢裡,別受罪。

  • 3 # qlyzr百姓老叟

    如果農村,應該安排敬老院生活,會有一定的安置,如果尚未安置,可在居住地逐級反映。

    城市如果沒用收入,且無親人的,如同農村一樣,從居委會,街道辦,會有安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ze willen mee歌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