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類黃酮即維生素P,是植物次級代謝產物,它們並非單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種具有類似結構和活性物質的總稱,因多呈黃色而被稱為生物類黃酮。主要的維生素P類化合物包括黃酮、芸香素、橙皮素等,屬於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P中的“P”是指permeability(意為通透性)。由於它最初是從檸檬中分離出來的,化學本質為黃素酮類,所以又稱為生物類黃酮。生物類黃酮泛指兩個苯環(A-環和B-環)透過中央三碳鍵相互連線而成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為母核的化合物。
天然的生物類黃酮多為其基本結構的衍生物,多以糖苷形式存在。除常見的O-糖苷外,還有C-糖苷,如葛根素。植物中已發現的生物類黃酮多達5000餘種,但研究發現這些生物類黃酮因結構的不同有的表現出生物活性,有的則沒有。現在普遍認為生物類黃酮分子中心的alpha、beta-不飽和吡喃酮是其具有各種生物活性的關鍵。而A、B、C三個環上的各種取代基則決定了不同生物類黃酮分子的特定的生理功能。
類黃酮在植物界中分佈很普遍,目前已發現的天然類黃酮有2000多種,類黃酮成分最集中的是被子植物,其中豆科、薔薇科、芸香科、傘形科、杜鵑花科、報春花科、唇形科、玄參科、馬鞭草科、菊科、蓼科、鼠李科、冬青科、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尾科、蘭科、莎草科和姜科尤為富集。含有類黃酮的常用中藥有槐米、黃芪、葛根、陳皮、枳實、銀杏葉、山楂、菊花、野菊花、淫羊藿、射干等。而動物和人類日糧中的豆類中類黃酮含量較多。主要是大豆異黃酮及其糖苷。
水果中生物類黃酮的來源包括蘆丁(蕎麥中含量很高,苦蕎含量又是普通蕎麥的10多倍)以及橙皮苷,主要存在於柑橘類水果中。最好的食物來源是野玫瑰果、蕎麥葉、柑橘類水果、漿果、椰菜、櫻桃、葡萄、木瓜、哈密瓜、李子、茶葉、紅酒以及番茄。黃瓜中也含有特殊的生物類黃酮,它可以阻止致癌的激素與細胞結合。
維生素P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毛細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缺少它則會使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所以它又叫通透性維生素。在自然界中生物類黃酮所含有的維生素P常常與維生素C共存,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維生素C的效果。在它的“保護”下機體不會無故消耗維生素C。人體一旦出現壞血病則被認為是這兩種維生素共同缺乏的結果,因此臨床上目前正在運用維生素P防治某些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而引起的疾病。除了臨床醫學研究領域外,現今生物類黃銅含有的維生素p成分也廣泛應用於護膚品,原液,化妝品領域中。
生物類黃酮的主要功效
1. 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2. 抗血栓、保護心腦血管作用抗腫瘤、消炎抑菌作用。
3. 解除醇中毒、保肝護肝等多種功效。
4.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溼、強筋骨等功效。
5.調節免疫力的作用
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
6.抗
更年期婦女綜合症是由於婦女絕經後卵巢分泌減少所致。由於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這一階段的婦女會出現很多不適症狀,大多屬於交感神經系統的變化,如、心悸、多汗、多疑、煩躁等現象。雖然在體內的生物活性只有內源性雌激素的10-3~10-5倍,但其有巨大的濃度優勢,可達內源性雌激素的103倍,恰當地使用,既能減輕上述的更年期症狀,又不會出現由於長期進行性激素治療導致子宮和乳腺發生病變的潛在危險。
7.抗菌、消炎及抗過敏作用
中的抗菌成分較多,對細菌有廣泛性的抑制。0.005%遊離的異黃酮即可抑制真菌的活性,隨著其濃度的增加,抑菌活性還在不斷增強,但濃度超過0.1%後,濃度增加不再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8.抗病毒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經得到醫學界的肯定。
9.抗氧化作用
生物類黃酮還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夠與有毒金屬結合,並將它們排出體外。
目前生物類黃酮被廣泛用於治療毛細血管脆弱、、靜脈曲張、痔瘡、淤傷、拉傷以及血栓症等疾病,效果較好。
生物類黃酮即維生素P,是植物次級代謝產物,它們並非單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種具有類似結構和活性物質的總稱,因多呈黃色而被稱為生物類黃酮。主要的維生素P類化合物包括黃酮、芸香素、橙皮素等,屬於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P中的“P”是指permeability(意為通透性)。由於它最初是從檸檬中分離出來的,化學本質為黃素酮類,所以又稱為生物類黃酮。生物類黃酮泛指兩個苯環(A-環和B-環)透過中央三碳鍵相互連線而成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為母核的化合物。
天然的生物類黃酮多為其基本結構的衍生物,多以糖苷形式存在。除常見的O-糖苷外,還有C-糖苷,如葛根素。植物中已發現的生物類黃酮多達5000餘種,但研究發現這些生物類黃酮因結構的不同有的表現出生物活性,有的則沒有。現在普遍認為生物類黃酮分子中心的alpha、beta-不飽和吡喃酮是其具有各種生物活性的關鍵。而A、B、C三個環上的各種取代基則決定了不同生物類黃酮分子的特定的生理功能。
類黃酮在植物界中分佈很普遍,目前已發現的天然類黃酮有2000多種,類黃酮成分最集中的是被子植物,其中豆科、薔薇科、芸香科、傘形科、杜鵑花科、報春花科、唇形科、玄參科、馬鞭草科、菊科、蓼科、鼠李科、冬青科、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尾科、蘭科、莎草科和姜科尤為富集。含有類黃酮的常用中藥有槐米、黃芪、葛根、陳皮、枳實、銀杏葉、山楂、菊花、野菊花、淫羊藿、射干等。而動物和人類日糧中的豆類中類黃酮含量較多。主要是大豆異黃酮及其糖苷。
水果中生物類黃酮的來源包括蘆丁(蕎麥中含量很高,苦蕎含量又是普通蕎麥的10多倍)以及橙皮苷,主要存在於柑橘類水果中。最好的食物來源是野玫瑰果、蕎麥葉、柑橘類水果、漿果、椰菜、櫻桃、葡萄、木瓜、哈密瓜、李子、茶葉、紅酒以及番茄。黃瓜中也含有特殊的生物類黃酮,它可以阻止致癌的激素與細胞結合。
維生素P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毛細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缺少它則會使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所以它又叫通透性維生素。在自然界中生物類黃酮所含有的維生素P常常與維生素C共存,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維生素C的效果。在它的“保護”下機體不會無故消耗維生素C。人體一旦出現壞血病則被認為是這兩種維生素共同缺乏的結果,因此臨床上目前正在運用維生素P防治某些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而引起的疾病。除了臨床醫學研究領域外,現今生物類黃銅含有的維生素p成分也廣泛應用於護膚品,原液,化妝品領域中。
生物類黃酮的主要功效
1. 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2. 抗血栓、保護心腦血管作用抗腫瘤、消炎抑菌作用。
3. 解除醇中毒、保肝護肝等多種功效。
4.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溼、強筋骨等功效。
5.調節免疫力的作用
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
6.抗
更年期婦女綜合症是由於婦女絕經後卵巢分泌減少所致。由於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這一階段的婦女會出現很多不適症狀,大多屬於交感神經系統的變化,如、心悸、多汗、多疑、煩躁等現象。雖然在體內的生物活性只有內源性雌激素的10-3~10-5倍,但其有巨大的濃度優勢,可達內源性雌激素的103倍,恰當地使用,既能減輕上述的更年期症狀,又不會出現由於長期進行性激素治療導致子宮和乳腺發生病變的潛在危險。
7.抗菌、消炎及抗過敏作用
中的抗菌成分較多,對細菌有廣泛性的抑制。0.005%遊離的異黃酮即可抑制真菌的活性,隨著其濃度的增加,抑菌活性還在不斷增強,但濃度超過0.1%後,濃度增加不再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8.抗病毒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經得到醫學界的肯定。
9.抗氧化作用
生物類黃酮還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夠與有毒金屬結合,並將它們排出體外。
目前生物類黃酮被廣泛用於治療毛細血管脆弱、、靜脈曲張、痔瘡、淤傷、拉傷以及血栓症等疾病,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