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辭北南下
-
2 # 使用者9535254571587
唐宋兩朝科舉制的共同特點
科舉制度雖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創時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晉以來的薦舉制度的弊病。唐時,公卿大臣有特權“公薦”舉人。說是公薦,不過是你薦我的子弟,我薦你的三親六友罷了。考試成績的好壞,並不是錄取與否的標準。眾多的庶族子弟去考公務猿,不過是陪太子讀書。
唐代科舉重詩賦,所以士人爭習之,以為進身之階。但一般寒士,縱然詩名籍籍,無人薦舉,也是枉然。一代詩聖杜甫,在開元后期幾次舉進士不第,終身榜上無名;晚唐詩人杜荀鶴,詩名遠播卻屢試不就,在發出“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貴在朝中”的感慨後,寫下“閉戶十年專筆硯,仰天無處認梯媒”的干謁詩,希望有人援引自己入仕。(《投江上崔尚書》)
在唐代上面沒有人提攜的話,冒然去參加科舉。想中舉,只能是“美女如花隔雲端”!因此,科舉制度對唐代文化的影響十分有限。歷史在進入北宋以後,政治、經濟和階級關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操縱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的科舉制度,不僅有了改革的必要,而且具備了改革的條件。
宋代的科舉改革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宋太祖至宋真宗朝止。重點嚴格科舉制度,改革科舉程式,提倡公平競爭,杜絕科場弊端。第二階段始於宋仁宗朝,重點是改革考試內容,為專制統治選拔有用的人才。宋代科舉制度的改革雖然是為了保證取士權牢牢掌握在統治者手中,但確實取消了門第限制,無論士、農、工、商都可以應舉入仕,徹底結束了科場中請託成風、考校不公、取捨非人,士族地主壟斷科舉的局面。
宋廷不但進行了高校擴招的教育改革,而且進一步完善了殿試製度。皇帝親自主持對禮部奏名進士的複試,稱為殿試。殿試始於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而不是武則天主政的載初元年(690)。(這是知識點,知識點!)殿試成為制度,則是肇於北宋。宋初科舉,除在發解前數月增加了一道科詔曉諭天下外,一切遵循李唐、五代舊制。然而隨著疆域日廣,取士漸眾,趙匡胤為了免蹈五代覆轍,有意推行佑文抑武的國策。他既想提高科舉出身者的地位,又擔心大量的新晉進士與當朝知貢舉的大臣結成朋黨。趙匡胤一面數次下詔嚴禁朝臣“公薦”舉人,禁止朝臣與舉子結成座主、門生關係,同時加強了對禮部奏名進士的複試。
趙匡胤雖然起自軍校,卻不同於五代時期一般武人的鹵莽少學和鼠目寸光。他嫻於軍事,又勤於學問,戎馬倥傯間隙,養成了手不釋卷、心思縝密的習慣,這正是他從五代後期眾多武將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趙匡胤心底清楚:只要取士的權力仍把持在有關部門手中,不管怎麼樣嚴防死守,一切的約束勢必成為空文,無法根除科場弊端。
宋立國之初,趙匡胤聽從了趙普的建議,陸續收奪了大將兵權,親典禁軍,首先解決了武夫擅權跋扈的威脅。宋太祖晚年,聽從了新進士徐士廉的建議,重開殿試。從此,進士登第都變成了“天子門生”。趙匡胤親掌文武二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到了宋太宗趙光義時代,更是對殿試合格者皆賜袍笏,賜宴和賜詩,以示榮寵,對新科進士極盡加恩籠絡之事。
歷史上,失意士人起來反抗政權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唐太宗私幸端門,見到天下士子魚貫進入考場,不禁心下得意,脫口道出了考試製度的本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宋代歷任統治者,都汲取了歷史教訓,無不重視科舉考試製度,將之視為牢籠士人,加強集權統治的工具。宋真宗、仁宗對祖宗改革考試製度的本質心領神會,明白惟有“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有覬覦之心”,才能籠絡更多的社會精英為我所用
回覆列表
唐宋兩朝科舉制的共同特點
為了維護政權穩定。
歷史上,失意士人起來反抗政權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唐太宗私幸端門,見到天下士子魚貫進入考場,不禁心下得意,脫口道出了考試製度的本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宋代歷任統治者,都汲取了歷史教訓,無不重視科舉考試製度,將之視為牢籠士人,加強集權統治的工具。宋真宗、仁宗對祖宗改革考試製度的本質心領神會,明白惟有“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有覬覦之心”,才能籠絡更多的社會精英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