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20”諧音“我愛你”,近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是情侶們虐待單身狗的好時機,更是有大量情侶選擇在這一天結婚。去年北京全市超過6000對新人在這天領證結婚,全國多地都出現了民政局前“扎堆結婚”的現象。有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520”便是愛情中的儀式感;有人認為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形式,中國傳統文化中結婚講究黃道吉日,而“520”就是現代人眼中的黃道吉日。你覺得呢?
5
回覆列表
  • 1 # Fandy

    520又被稱作網路情人節。對於無數網民來說,勞動節是世界公認的,端午節是歷史傳統的,聖誕節是宗教給的,近年來最火的雙11,是馬雲淘寶創造的。草根也要有自己的節日。當范曉萱的《數字戀愛》唱遍大江南北時,520成為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

    追捧520,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法定的節日畢竟是別人賦予的。2月14情人節,是西方的歷史傳統。七月初七鵲橋節,是華夏文化傳統。這些來自國外的古代的愛情節日,雖然有其長盛不衰的秘訣,但對於億萬網民來說,畢竟太遠。新時代需要新的名詞。就像周杰倫歌中唱的,我的地盤我做主。

    當歌手吳玉龍唱出《網路情人》的節日主打歌,520終於有了自己的代言。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網民大力的推動。追捧520,是這個時代個性化的展現。

    520崛起,是無數商家推波助瀾的結果。

    網購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我們生活的社群,在無數的高樓之間,還有網際網路這種無形的橋樑。當網路訊號在空中傳播,一個龐大的繁榮的網路商業社會已經形成。很多人加入了這個陣營,開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兜售貨物。

    傳統的節日銷售,不足以支撐商家的運營費用。他們希望像雙11這樣的購物節,每季度每個月甚至每週都來一次。520響應了網民的心聲,這種賺錢的良機,商家怎會錯過?對於有頭腦的網商來說,造勢宣傳,是他們的拿手好戲。520就這樣波瀾不驚的崛起了。

    總結一句話:當大多數人認為某一天有意義時,它就真的變得很有意義;而當這一天變成傳統時,新的節日也將被不斷催生。

  • 2 # 四不—先生

    這個問題從三點來闡述。

    其一,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步了,經濟發展了,民族自強了,思想開化了,人民也更自信了。所以,大家的思維也更活泛,熱情大膽,也更樂於接受新生事物,導致現在社會一片生氣勃勃,熱鬧非凡。

    其二,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大家的購買力上升,所以,商家推波助瀾,大造聲勢,為引導大眾消費,故意營造的一種消費文化。

    其三,精神文明建設的欠缺,經濟發展了,與之配套的精神文明建設滯後嚴重,社會戾氣甚重,每個人都是浮躁無比,更沒有一種長期堅持下去的精神寄託,所以就導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的情況發生,就像這個節日的誕生,譁眾取寵罷了!

  • 3 # 國平軍史

    早些年,歌手范曉萱主唱的《數字戀愛》中“520”被喻成“我愛你”,5月20日,就被賦予了特定的涵義,諧音“我愛你”,於是乎“520”大行其道,遂成了年輕人的節日。

    那天,就成了許多年輕人,向對方表白的絕佳時機,確有許多單身狗彼此靠攏,共同脫單了,至此,有人會餵狗糧了,單身與成雙,就是不一樣啊!

    去年的520恰逢週六,但杭州上城區婚姻登記處似有先見之明,依舊開放結婚登記業務,全年有3229對新人前來辦手續,其中110對是在“520”這天登記,是全年辦理登記結婚最多的一天。

    民政部門透露的統計資料,從側面印證了當代年輕人對“520”的追捧,雙方辦理登記結婚手續,說明兩人共同脫單,是要一起過日子的節奏。

    前幾年,同為杭州上城區婚姻登記處透露的資料,“520”結婚人數更多,2013年有200對,2014年有224對,2015年有148對,前些年登記人數,都是平常日子的10倍以上。

    但從資料來分析判斷,又能發現同為杭州上城區婚姻登記處“520”辦理結婚登記的人數,這幾年幾乎呈銳減趨勢,說明凡事都有個度,開始很新鮮,漸漸的趨於平淡,如同QQ先前的熱鬧非凡,到現在的平淡無奇,都是一樣的道理。

    “520”作為人為炒作的一個所謂節日,開始時,確實滿足了年輕人尋求變化的心理,以及追求新的表達,所以“520”突破了傳統,迎合了年輕人肯定新生。

    當然,時間久了,如同愛情,過了保鮮期,進入了平淡期,就沒了當初的熱情,“520”也逐漸歸於平淡,這一定也是個大趨勢,儘管其象徵依然還在,表示“我愛你”,但熱度將銳減,凡事的客觀規律,“520”也不能倖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別銅鏡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