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65315908363
-
2 # 藍風24
在正常的生物體環境內進行復制的過程中是需要的,因為在正常的生物體環境內的DNA複製時半不保留複製,邊解鏈邊複製(一段段複製),這就導致新生成的子鏈是片段的(俗稱岡崎片段),所以需要連線酶進行連線。
但是在試驗環境條件下不需要,因為在試驗條件下DNA複製時先高溫解鏈,整條雙鏈解開後,以單鏈為模板進行復制,此時的複製是從頭到尾形成一整條長鏈,所以不需要
DNA複製過程中需要DNA連線酶的原因:DNA連線酶可以連線DNA鏈3‘-OH末端和,另一DNA鏈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鍵,從而把兩段相鄰的DNA鏈連成完整的鏈。DNA連線酶(DNALigase)也稱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學中扮演一個既特殊又關鍵的角色,那就是連線DNA鏈3‘-OH末端和,另一DNA鏈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鍵,從而把兩段相鄰的DNA鏈連成完整的鏈。連線酶的催化作用需要消耗ATP。DNA連線酶也稱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學中扮演一個既特殊又關鍵的角色,那就是把兩條DNA黏合成一條。無論是雙股或是單股DNA的黏合,DNA黏合酶都可以藉由形成磷酸酯鍵將DNA在3"端的尾端與5"端的前端連在一起。雖然在細胞內也有其他的蛋白質,例如像是DNA聚合酶在其中一股DNA為模版的情況下,將另一邊的DNA單股斷裂端,透過聚合反應的過程形成磷酸雙脂鍵(phosphodiesterbond)來黏合DNA(DNA連線酶將DNA片段縫合起來,恢復被限制酶切開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雙脂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