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門匯通
-
2 # 一葉輕舟85
菊花屬辛涼解表藥。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由於產地和花色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黃菊花、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野菊花等品種。主產於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
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幾種菊花的不同特點: 1、黃菊花長於疏散清瀉,適宜頭暈目眩,益氣潤肌,明目祛風,入血分; 2、白菊花兼能清肝明目,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分; 3、杭菊花長於清暑解渴,清火利咽; 4、野菊花長於清熱解毒,消腫,多於疔毒瘡瘍; 5、滁菊花清風熱最強; 6、貢菊花長於養肝養顏。《本經》評價菊花:“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面板死肌,惡風溼痺,利血氣。”
傳統醫應用: 1、外感風熱:常與桑葉、蘆根、連翹、薄荷等同用。 2、風邪頭痛常與羌活、白芷、細辛、防風等同用。 3、風熱頭痛常與川芎、石膏等同用。 4、肝風內動頭痛常與山羊角、鉤藤、生地、石決明、白芍等同用。 5、眩暈常與防風、天麻、當歸、川芎、白芍、生熟地、枸杞、五味等同用。 6、目疾:目腫痛流淚常與羌活、木賊、夏枯草、桑葉、蟬蛻、白蒺藜等同用。7、眼目昏暗常與杭巴戟、蓯蓉、枸杞子等同用。 8、視力減退常與石斛、生熟地、天冬、枸杞、山茱萸等同用。 9、疔毒惡瘡常用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銀花、赤芍、丹皮、生地等同用。 10、降血壓:常與珍珠母、丹皮、生地、杜仲、夏枯草、羅卜麻等同用。 11、心腦血管硬化病常與丹參、三七、瓜蔞殼、川芎、薤白、降香等同用。
常用量9一15克,水煎服。實證多用白菊;虛證多用黃菊;解毒多用野菊;保健多用杭菊;外用多用鮮葉。注意!食少洩瀉者宜少用。近年發現菊花有以下保健作用: 一、美容養顏。二、抗氧化。 三、營養豐富。四、清淨五臟、排毒。 五、養肝、明目、醒腦。 六、降壓。七、改善動脈供血。 八、降脂瘦身。作為四季養生用菊花泡水代茶飲用,春天多以祛風;夏天多以解暑;秋天多以平燥;冬天多以消火。保健可用杭菊、枸杞、冰糖、少許茉莉花茶同泡,適宜四季飲用。
回覆列表
菊花是中國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劍蘭)之一。在古代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菊花種類繁多,多為人工雜交而成,花序變化多端,形色奇異,以白菊花和黃菊花入藥。藥用部位為其乾燥花序,全國各地都有栽培,由於產地與加工方法不同,商品種類繁多,以河南的懷菊,安徽的滁菊(徽菊)、貢菊和亳菊,浙江的杭菊較為著名。以滁菊和亳菊品質較佳,由於花色的不同,又可分為黃菊花和白菊花之分。(杭菊為黃色,懷菊、滁菊(徽菊)、貢菊和亳菊多為白色)
菊花葯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經、肝經。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臨床主要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期,發熱、頭痛、咳嗽等症,多於效能功效相似的桑葉相須為用;或者肝陽眩暈頭痛之症;也可用於肝經風熱而致的目赤腫痛;瘡瘍腫痛等證。
菊花是比較常用的中藥,因其顏色的不同,功效略有差異。白菊花偏於清肝、平肝、明目;黃菊花偏於疏散風熱;滁菊花有鎮痛鎮靜之功。同科屬的野菊花,長於清熱解毒,臨床主要用於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菊花常用劑量介於5g~10g。
菊花無特殊炮製要求,鮮品花序採集陰乾備用。服用方法亦無特別之處,除傳統煎服,也食用或者作為茶劑。
菊花味甘微苦口感較佳,具有養肝明目之功,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茶劑長期服用。上班族、手機族,都有不同程度的用眼過度,菊花可以配伍枸杞子、決明子適量泡水口服。老年人多有“三高”或視力減退等,菊花可配伍枸杞子、決明子、山楂適量泡水口服。經常感冒之人,菊花可以配伍黃芪、百合適量泡水口服。
菊花在藥店、商場都可買到,在應用的時候,我們最好先諮詢醫師,使它為我們發揮最大的療效。
本短文純屬個人見解,各位如能獲益多多推薦,也可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