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詞原是中醫定義,主要指與風邪有關的外感病,風寒和風熱是兩種定性,這些定性是由風邪夾雜的其他邪氣的型別決定的,除了風寒風熱,風邪還能夾雜燥溼,甚至可以同時夾雜兩個以上的邪氣,例如風寒溼。感冒一詞一般針對風邪而言,但外感也可以不需要風邪參與,寒溼、暑溼、溼熱、燥熱等均可傷人。中醫對疾病的認識看重外部環境影響與自身症狀的統一性,前面提到的風邪,還有暑熱寒溼燥,這些就屬於環境影響,它們具有催生和加重疾病症狀的特點。所以得了寒性外感的人,讓他抱著熱的喝著燙的,他感覺很好,但同樣的方式對待熱性外感的人,簡直要他命。另外,這種特性不僅僅侷限於外感,內傷雜病一樣如此。這就是最淺顯直觀的陰陽觀念。
西醫眼裡只有common cold,和不common的grippe,為表示流動性,還有個詞叫flu,另外還有最近幾年在人類中間肆虐起來的動物flu以及來自動物的肺炎。cold的概念是西醫從西方傳統醫學那裡繼承來的,字面意思應該是指受冷而得的病,用一個單調的詞涵蓋不那麼簡單的感冒,如果沒有一套全面的註釋,就顯得十分粗糙了。早期中醫把外感病統稱為“傷寒”,但那是一整套認識疾病的理論系統,並不是一個寒字那麼簡單。
西醫眼中的普通感冒,很多是由鼻病毒引起的,這類病毒在低溫的鼻腔裡受到的抑制減少,就會觸發感冒症狀,所以病毒性的感冒很多都有風寒的特性。而對於那些症狀上有黃濁痰涕,咽部紅腫熱痛的感冒,這一類算是風熱型,其中可能會有血象白細胞、中性粒升高的情況,即呼吸道感染。然而,有時候問題又沒有那麼簡單,例如咽部腫痛也可以是寒性的,你給他喝熱水比給他喝冷水舒服,又例如風寒是可以化熱的,寒熱錯雜,外寒內熱,兩種性質的症狀交織。有人認為是風寒在上,風熱在下,而風寒化熱就是病位從上呼吸道漸入下呼吸道,這個觀點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凡事無絕對,如果碰到肺寒的人,病位到了下呼吸道依舊只有寒飲而沒有熱痰,所以上寒下熱不是絕對的。
中醫對疾病的性質判斷是建立在對變幻的症狀資訊的收集上的,有極強的相對變化性,不僅僅是一個人在疾病不同階段表現會不同,就是同一疾病同階段但人不同,病性也會不同,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得同一疾病都會不同。
我不清楚看重客觀資料的西醫能不能把不同的症狀特性對應到不同的資料變化上,又或者他們根本不關注這些差別而只關注疾病進展。但我想西醫是不能否認一件事的:對抗疾病,靠免疫系統,疾病症狀就是免疫系統對致病物的對抗造成的,甚至很多危害性的變化都是免疫系統一手造成的,而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態又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那麼症狀反應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基於這一點,又因為中醫對疾病的認識著眼於對症狀的分析,所以可知實際上中醫的治療也主要是針對人體各個系統的運作的不良狀態的,而甚少直接針對那些致病源,或者說不以之為主要手段,例如治療外感的中藥很多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力,但它們最主要的效力還在於對機體細胞功能的影響。只是中醫對於生理和病理表現的闡述有自己的一套抽象視角和表達,導致很多人理解不到中醫到底說了啥。所以中醫根本不應該去對那些微生物定義,因為這些東西本身就以其所致結果而在中醫的世界觀裡有一席之地,而它們本身卻沒有太多意義。
引發疾病的病源越來越多,人們在治療這件事上需要打的漏洞補丁也就越來越多,而中醫的治療,倒有點以不變應萬變的味道,要問是怎麼回事,可以狹義地說:中醫治療的結果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有效增強免疫效力,而快速終結對抗與破壞,使症狀撤除。廣義地說:中醫治療以協調機體各個系統的協作為目的,進而促進人體的自我治療,內在效果是調整對各系統的細胞的功能狀態,具體落實措施為給人體機能提供一些刺激因素或機能的模擬,比如對於能夏不能冬的患者,那麼給予溫熱性質的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含有能讓機體細胞進入夏天狀態的物質,比如咳嗽氣喘,是肺的呼吸升降功能失常,那麼給予像麻黃一類具有發散性質和杏仁一類具有收降性質的藥物,以模擬肺的宣降。至於藥物的功效性質,則是直接在人對藥物的服用反應上總結的。
感冒一詞原是中醫定義,主要指與風邪有關的外感病,風寒和風熱是兩種定性,這些定性是由風邪夾雜的其他邪氣的型別決定的,除了風寒風熱,風邪還能夾雜燥溼,甚至可以同時夾雜兩個以上的邪氣,例如風寒溼。感冒一詞一般針對風邪而言,但外感也可以不需要風邪參與,寒溼、暑溼、溼熱、燥熱等均可傷人。中醫對疾病的認識看重外部環境影響與自身症狀的統一性,前面提到的風邪,還有暑熱寒溼燥,這些就屬於環境影響,它們具有催生和加重疾病症狀的特點。所以得了寒性外感的人,讓他抱著熱的喝著燙的,他感覺很好,但同樣的方式對待熱性外感的人,簡直要他命。另外,這種特性不僅僅侷限於外感,內傷雜病一樣如此。這就是最淺顯直觀的陰陽觀念。
西醫眼裡只有common cold,和不common的grippe,為表示流動性,還有個詞叫flu,另外還有最近幾年在人類中間肆虐起來的動物flu以及來自動物的肺炎。cold的概念是西醫從西方傳統醫學那裡繼承來的,字面意思應該是指受冷而得的病,用一個單調的詞涵蓋不那麼簡單的感冒,如果沒有一套全面的註釋,就顯得十分粗糙了。早期中醫把外感病統稱為“傷寒”,但那是一整套認識疾病的理論系統,並不是一個寒字那麼簡單。
西醫眼中的普通感冒,很多是由鼻病毒引起的,這類病毒在低溫的鼻腔裡受到的抑制減少,就會觸發感冒症狀,所以病毒性的感冒很多都有風寒的特性。而對於那些症狀上有黃濁痰涕,咽部紅腫熱痛的感冒,這一類算是風熱型,其中可能會有血象白細胞、中性粒升高的情況,即呼吸道感染。然而,有時候問題又沒有那麼簡單,例如咽部腫痛也可以是寒性的,你給他喝熱水比給他喝冷水舒服,又例如風寒是可以化熱的,寒熱錯雜,外寒內熱,兩種性質的症狀交織。有人認為是風寒在上,風熱在下,而風寒化熱就是病位從上呼吸道漸入下呼吸道,這個觀點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凡事無絕對,如果碰到肺寒的人,病位到了下呼吸道依舊只有寒飲而沒有熱痰,所以上寒下熱不是絕對的。
中醫對疾病的性質判斷是建立在對變幻的症狀資訊的收集上的,有極強的相對變化性,不僅僅是一個人在疾病不同階段表現會不同,就是同一疾病同階段但人不同,病性也會不同,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得同一疾病都會不同。
我不清楚看重客觀資料的西醫能不能把不同的症狀特性對應到不同的資料變化上,又或者他們根本不關注這些差別而只關注疾病進展。但我想西醫是不能否認一件事的:對抗疾病,靠免疫系統,疾病症狀就是免疫系統對致病物的對抗造成的,甚至很多危害性的變化都是免疫系統一手造成的,而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態又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那麼症狀反應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基於這一點,又因為中醫對疾病的認識著眼於對症狀的分析,所以可知實際上中醫的治療也主要是針對人體各個系統的運作的不良狀態的,而甚少直接針對那些致病源,或者說不以之為主要手段,例如治療外感的中藥很多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力,但它們最主要的效力還在於對機體細胞功能的影響。只是中醫對於生理和病理表現的闡述有自己的一套抽象視角和表達,導致很多人理解不到中醫到底說了啥。所以中醫根本不應該去對那些微生物定義,因為這些東西本身就以其所致結果而在中醫的世界觀裡有一席之地,而它們本身卻沒有太多意義。
引發疾病的病源越來越多,人們在治療這件事上需要打的漏洞補丁也就越來越多,而中醫的治療,倒有點以不變應萬變的味道,要問是怎麼回事,可以狹義地說:中醫治療的結果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有效增強免疫效力,而快速終結對抗與破壞,使症狀撤除。廣義地說:中醫治療以協調機體各個系統的協作為目的,進而促進人體的自我治療,內在效果是調整對各系統的細胞的功能狀態,具體落實措施為給人體機能提供一些刺激因素或機能的模擬,比如對於能夏不能冬的患者,那麼給予溫熱性質的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含有能讓機體細胞進入夏天狀態的物質,比如咳嗽氣喘,是肺的呼吸升降功能失常,那麼給予像麻黃一類具有發散性質和杏仁一類具有收降性質的藥物,以模擬肺的宣降。至於藥物的功效性質,則是直接在人對藥物的服用反應上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