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杏花島
-
2 # 石頭醫生講腎
慢性腎小球腎炎並不是說“腎臟發炎了”而是由於腎臟裡面的腎小球出現了一定的損傷而常出現的乏力、困卷、浮腫等一系列不適症狀的出現,臨床表現主要是以蛋白尿和血尿為主,所以說腎炎並不是單單腎臟發炎服用些消炎藥就可以的。發現腎炎後要明確浙診斷清楚腎臟損傷的部位在哪、損傷的程度、體內毒素的蓄積等全面瞭解診斷清楚後才能更好的進行有效對症治療。
-
3 # 薔薇花開落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原發於腎小球的免疫性疾病,多發於青、中年人,其基本臨床特徵為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終致慢性腎衰竭,多數預後較差。本病屬“水腫”、“腰痛” 等病證範疇。 【病因和發病機制】 1.病因慢性腎炎多數原因不明確,僅有少數患者有急性腎炎史,多數由各種腎小球疾病發展而來,如IgA或非IgA系膜增殖性腎炎、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膜性腎病、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 2.發病機制多數患者透過免疫機制引起慢性腎炎,血迴圈可溶性複合物沉積於腎小球,或腎小球原位的抗原與抗體結合啟用補體引起組織損傷;腎小球區域性沉積的毒素、代謝產物等可直接透過旁路啟用補體,從而引起腎炎性反應。在慢性病程中非免疫介導性腎損傷起重要作用,如高血壓引起腎小動脈硬化,腎缺血腎損害加劇,剩下的“健存”腎單位發生代償性腎小球毛細血管的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腎小球內“三高”),從而引起腎小球硬化。此外,腎小球系膜吞噬、清除免疫複合物及其他蛋白顆粒,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引起系膜細胞及基質增殖,也是導致腎小球硬化的原因。 【病理】慢性腎炎可由多種病理型別引起,常見系膜增生性、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膜性腎病及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持續發展至晚期,上述各型別的特點消失,轉化為不同程度的腎小球硬化,病變腎小球的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晚期腎體積縮小、腎皮質變薄、表面細顆粒狀,轉化為硬化性腎小球腎炎。 【臨床表現】 1.病史多數起病緩慢,病情遷延、病程進展緩慢,臨床表現呈多樣性、時輕時重。僅少數患者有急性腎炎病史,大多一開始便為慢性腎炎。 2.症狀、體徵早期患者可表現為乏力、納差、疲倦、腰部疼痛,水腫可有可無,有的患者可無明顯臨床症狀;血壓正常或輕度升高,腎功能正常或輕度受損,並可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隨著病情發展,腎功能逐漸惡化,出現貧血、血壓(特別是舒張壓)持續中等以上升高,患者眼底檢查常有視網膜動脈細窄、紆曲,反光增強、動靜脈交叉壓跡和絮狀滲出,重者發生眼底小出血灶、滲出,甚至視盤水腫,若血壓控制不好腎功能惡化較快,預後較差。此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創傷、勞累及應用腎毒藥物等,使處於代償階段的腎功能急驟惡化,可發展成為慢性腎衰竭。
回覆列表
在腎病科經常會被患者尤其是剛剛查出得了腎炎的患者及家屬問道:“什麼是腎炎?腎炎是腎發炎了嗎?”
首先,先為大家解釋一下“發炎”的含義。“發炎”是指機體在對抗外來的細菌感染後引起的一系列的炎症反應。比如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都可以稱為“發炎了”。但是腎小球腎炎並不是因為腎臟被細菌等感染後引起的炎症反應,因此腎小球腎炎並不等同於腎發炎了。
其次,慢性腎小球腎炎一般是由於機體的免疫反應異常引起的病變,其可以由感染性疾病誘發,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只是其發病的誘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容易混淆的原因所在。慢性腎小球腎炎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遺傳、環境、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機制複雜,不同的病理型別預後相差很大。對於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也多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以抑制自身的免疫系統,從而控制疾病的進展。
最後,得了慢性腎小球腎炎後,要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引起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飲食,以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為主,根據腎功能的檢測決定是否能夠攝入豆製品,假如腎功能無異常則可以攝入豆製品,反之則儘量避免攝入像豆腐、豆漿之類的相關食物。平時注意監測血壓、血脂、血糖等,以免加重腎臟的損傷。
本期答主:安麗麗,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