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會看到清軍士兵衣服上面刺有不同的字,雖然都是士兵,但是兵和勇卻差異比較大,簡單來說一個在正規軍序列,一個是“臨時工”。

    清朝初期的常備武裝力量主要是“八旗軍”,又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他們是清朝的正規軍。順治初年,將收編的明軍等部隊進行重新整合,以營為單位,建立了“綠營軍”,隨著八旗軍的腐化,綠營兵漸漸成為軍事主力。綠營軍和八旗軍都是“兵”。

    而“勇”則不同,根據記載在清朝中期以前,如遇到戰事,八旗軍和綠營軍不足用,則可以就地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戰事結束後就地解散。早在雍正時期鄂爾泰鎮壓西南少數民族的戰鬥中就臨時招募過鄉勇。

    直到清朝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都不堪重用,朝廷允許地方舉辦團練外招募鄉勇,“勇”才逐漸取代“兵”成為重要的軍事力量,比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

  • 2 # 夏目歷史君

    兵和勇代表不同的部隊,一般來說兵比勇強。

    一、兵是清的主力軍隊,也就是正規軍,他們由八旗軍和綠營軍這兩個滿清主力組成。

    八旗軍也就是我們口中說的八旗子弟,他們以滿族,漢族,蒙古族組成,直接隸屬皇帝管轄,算是滿清特種部隊了,他們在滿清入關後,大部分衛戍京師,掌管京師安全。

    八旗兵為世兵制,八旗中男性只要滿了16歲就要訓練,成為預備兵,訓練極其艱難,這也是八旗兵戰鬥力強的原因之一。

    綠營軍也是主力,它不像八旗兵以滿人為主,綠營軍全部都是漢人,畢竟單靠滿人戰鬥,是不夠的,於是就加入了這些漢人武裝。

    如果說清軍沒入關前,八旗軍功勞最大的話,那麼入關後功勞最大的就是綠營軍了。綠營軍是抗擊南明和三藩的主力軍隊,巔峰時期是八旗軍的幾十倍,並且遍佈全國。

    我們電視劇中見到的兵一般都是以“綠營軍”為主,畢竟八旗兵少並且集中在京城,而綠營軍多並且分佈全國。

    二、“勇”即“鄉勇”,是雍正年間才正式開始出現的,算是民兵吧。它不想“兵”那樣是正規軍,他們是哪個地方有戰事時,就地取材,臨時在當地招募一些人組成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戰鬥力和軍事素質也是不如“兵”的。

    所以說勇是不如兵的。

    三、但也有例外,清末時期,為抗擊太平天國運動,政府允許在當地私自招兵,抗擊太平天國,這時勇則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也是地主階層的私人武裝,其中曾國藩的湘軍就是“勇”的代表,當時湘軍還稱“勇營”,這時候是“勇”的巔峰期。

    在這個時期,勇是大清主力,而兵已經基本不復存在,被勇所取代。

  • 3 # 楊角風發作

    這個問題非常好解釋,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城管,有些是有編制的,有些是沒有編制的。

    我們也經常聽到某某違法了,最後一查,原來他是臨時工,是協警,雖然都穿同樣的制服,但是胸牌上寫的是協警。

    理解了這個問題,也就好理解清朝士兵胸口和後背衣服上為什麼有的繡勇字,有的繡兵字了。

    最開始的時候,帶兵字的就是正規軍,戰鬥力爆表,是成建制的部隊,帶勇字的是臨時招募的,雖然勇氣可嘉,但戰鬥力不行,也就是拉上來充數的,大都不具備正規戰鬥功能,後勤、刺探、跑腿的比較多。

    在清朝前期,整個情況是這樣的,但是到了後期,這種狀況卻發生了改變。

    比如仍然是繡兵字的,這時候的兵已經不是以前的兵了,他屬於兵戶,也就是世世代代都當兵,因為是當兵的,所以他的收入主要靠兵餉,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打起仗來瞻前顧後,貪生怕死,當兵成了一種營生手段以後,戰鬥力自然下降。

    後來鴉片戰爭和一系列戰爭爆發以後,這些八旗兵和綠營兵一觸即散,毫無戰鬥力而言。比如洪秀全的部隊就橫掃這些帶兵字服裝的清軍。

    後來沒有辦法,只能允許鄉間招募兵勇,由各地長官自行招募鄉勇,這些兵都是帶勇字衣服的。

    後來把鄉勇改為勇營,創立勇營制度,從此以後“勇”字士兵逐漸代替“兵”字士兵成為了國家的正式軍隊。

    這就是關於清朝士兵衣服上繡字不同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來月經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