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pkfu2166

      1、人物生平簡介  ①早年  1712年6月28日盧梭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鐘錶匠家庭,祖上是從法國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出生後第十天,母親因產後失調,於7月7日逝世。10歲那年,他的父親因和當時日內瓦共和國的“小議會”的一個名叫戈迪耶(此人曾任法國陸軍上尉,並和小議會里的人有密切的聯絡)的先生髮生了爭執,最終盧梭的父親在捍衛正義與向黑惡勢力屈服之間毅然選擇了前者,在法院下達的緝拿通知下憤然地離開了日內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盧梭。  1728年3月14日星期天,快年滿16歲的盧梭,隻身離開日內瓦。盧梭長年做臨時工,他默默無聞,到處謀生,漂泊四方。他有過幾起羅曼趣事,其中包括與旅館女僕黛萊絲·瓦瑟的風流韻事,他倆有5個孩子,盧梭把所有這五個孩子都送進了一家育嬰堂(他最終到了56歲時才與黛萊絲結婚)。盧梭曾在《懺悔錄》中如是說: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給這樣一個亂糟糟的家庭去撫養,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給他們去教育,那必然會愈教愈壞。育嬰堂的教育,比他們對孩子的危害小得多。這就是我決定把孩子送進育嬰堂的理由。  ②中年  1742年盧梭搬到巴黎。在巴黎期間,盧梭與德尼·狄德羅認識,並從1749年起參與《百科全書》的撰寫,盧梭專攻音樂方面。不過最重要的貢獻是1755年寫的關於政治經濟學的文章。但那以後不久,盧梭與狄德羅的關係緊張。  1750年(庚午年),38歲的盧梭以《論科學與藝術》("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一文贏得第戎學區論文比賽首獎而一舉成名。那年第戎科學院開展了一次有獎徵文活動,題目是《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盧梭的論文論證了科學與藝術進展的最後結果無益於人類,因而獲得頭等獎,使他頓時成為巴黎名人。隨後他又著述了許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論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羅伊茲的故事》(1761),《愛彌兒》(1762),《社會契約論》(1762)和《懺悔錄》,所有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聲望。此外盧梭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寫了兩部歌劇:《愛情之歌》和《村裡的預言家》。盧梭的作品語言風格獨特(獨白式),具有浪漫激情。  1752年,歌劇《鄉村占卜者》成功上演,受到國王和王后的青睞,路易十五打算接見盧梭,並賜給他一筆年金,然而盧梭顧慮會因為接受年金而失去自由,就刻意迴避,受到普遍的譴責。《鄉村占卜者》後來曾多次上演,但盧梭從中獲益很少。  1761年《新愛洛琦絲》出版,立刻轟動巴黎。其中透過景色和環境烘托情節以個人情操對比社會倫理的手法成為浪漫主義文學創立的標誌。該書也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盧梭與他那個時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大多相識,但結果卻無一例外地反目成仇。這些人中包括法國的伏爾泰、狄德羅,英國的大衛·休謨,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待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不一樣。  ③晚年  1768年8月29日,盧梭與同居了25年的女僕瓦瑟在布戈市結婚,此前他們生有5個孩子,並全部寄養在孤兒院。  1778年7月2日,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盧梭在巴黎東北面的阿蒙農維拉(Ermenonville)去世。(恰與伏爾泰在同一年去世)死時窮困潦倒,死前被馬車撞翻,又被狗撲傷踐踏。  2、人物影響  盧梭的觀念滲入社會風氣,成為時尚。年輕人模仿《愛彌兒》,要做“居住在城裡的野蠻人”。路易王太子也深受《愛彌兒》的影響,按照盧梭的觀點從小教育他的兒子,學一門手工匠人的手藝。據說,這就是路易十六那個著名的嗜好——業餘鎖匠的由來。  雖然起初法國啟蒙運動的自由主義作家有幾位是盧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羅和達朗貝爾,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開始與其他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盧梭反對伏爾泰在日內瓦建立一家劇院的計劃,指出劇院是所傷風敗俗的學校,結果他同伏爾泰反目。此外盧梭基本上屬於情感主義,與伏爾泰及百科全書派成員所崇尚的功利的理性,形成了鮮明的對照。1762年,盧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論著《愛彌爾》一書出版,遭到法國當局的通緝。他一生的最後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慘痛苦中度過的,1778年7月2日於法國埃及邁農維爾與世長辭,享年66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同一個蜂場,有一百箱中蜂,有三十箱有蜜,其餘的沒有蜜,是不是蜂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