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2551757647

    牛放線菌病是由幾種放線菌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傳染病。其特徵是在舌、頜、頭、頸的面板及軟組織等部位,形成局灶性的堅硬的放線菌腫。牛等多種動物常見,人也可感染。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主要為牛放線菌和林氏放線桿菌。牛放線桿菌主要感染骨組織等硬組織,是一種不運動、不形成芽孢的桿菌;在病灶的膿汁中形成黃色或黃褐色的顆粒狀物質,稱為菌塊或菌絲,直徑為2~5毫米,外觀似硫磺;其抵抗力不強,易被普通濃度的消毒劑殺死。林氏放線桿菌是一種細小多形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多呈桿狀,與巴氏桿菌形態相似;無鞭毛,不產生芽孢;在病灶中形成直徑不到1毫米的灰白色顆粒狀的菌絲;主要侵害頭頸部面板和軟組織,可蔓延到肺部,但不侵害其他內臟,還見於侵害牛的口腔和咽的黏膜、扁桃體及面板等處。

    本病的病原主要分佈或存在於被汙染的土壤、飼料和飲水中,動物口腔及上呼吸道也存在本菌。本病感染途徑是外傷感染。因此,只要黏膜或面板上有損傷,就有可能發生此病。粗糙的飼草刺傷口腔是引起本病的一個常見原因。2~5歲牛最易感染,為散發性。

    症狀

    林氏放線菌引起面板、皮下組織等發生本病時,主要在頜骨角、頸部和頰部形成堅硬的球形腫脹,腫脹界限清楚、圓而突起、大小不一,由蠶豆大至人頭大,無熱無痛,破潰或切開時從中流出膿性分泌物。發生於舌時,舌腫大、堅硬、活動困難,故稱“木舌症”,流涎,咀嚼、吞嚥、呼吸困難,並導致頜下及腮腺部瀰漫性水腫,有時可出現全身症狀。乳房感染髮病時,乳腺組織形成堅硬無痛的腫脹,在乳池或皮下常形成核桃大小、界限明顯的堅韌結節,破潰時乳汁中出現膿汁。

    當放線菌發生於骨骼時,多見於上、下頜骨,形成面積較大的骨組織腫脹,質地十分堅硬,界限明顯,與面板粘連、無移動性,無熱無痛。發展很慢,一般經過6~18個月才出現一個小硬腫,有時也可於1~2個月內發展到整個頭骨;腫部初期疼痛,有時破潰形成瘻管,流出多量汙黑分泌物,長期不愈。嚴重時會影響採食,一般無全身症狀。

    診斷

    本病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特殊,診斷比較容易。必要時可取出少量膿汁中的顆粒,在載玻片上,加水稀釋,找出硫磺樣顆粒,用水沖洗,置玻片上,加一滴10%~15%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溶液,覆蓋玻片稍用力擠壓,然後置低倍顯微鏡暗視野下鏡檢,可見壓平後呈菊花狀的特殊結構,四周有呈紅色的輻射狀菌絲。林氏放線桿菌則在病灶中找到灰白色小顆粒狀的菌絲,抹片革蘭染色鏡檢時,有不太明顯的輻射狀菌絲。

    預防

    重視飼草加工,不喂未加工處理的豆秸、帶芒的麥秸及粗硬飼草,防止口腔黏膜損傷,有外傷要及時處理,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用穀物或乾草作飼料時應預先加水浸軟後再喂;隔離治療牛,被汙染的場地和用具用0.1%昇汞噴灑消毒,墊草及糞便焚燬。

    治療

    (1)對於界限明顯的腫脹,可手術切除或進行燒烙治療。手術根治是徹底治癒的良方,但手術部位往往涉及腺體、大小血管,難度較大。一般性外科處理如切開膿包、清理膿汁及增生物,再塞入浸有5%碘酊的紗布,配合全身治療,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根除本病。

    (2)內服碘化鉀,成年牛每天5~10克,犢牛每天2~4克,加水自飲,每天一次,連用2~4周,通常服此藥5天以上,見有膿性眼眵,服用15~25天后應停藥數日再服第二療程的藥,如發現食慾明顯減少或肌顫現象,說明有中毒現象,應停止用藥;有心臟功能擾亂的重症者可靜脈注射10%碘化鉀或碘化鈉溶液,每天50~100毫升,隔日一次,連續3~5次。用藥過程中如發現食慾減退、消瘦、黏膜潮紅、流淚、皮膚髮疹、皮屑、脫毛等中毒現象,應停藥5~6天。2.5%碘酊多點注射於腫塊內,每個點注射量為2~3毫升,也有較好的療效。當腫脹破潰時,在全身治療的同時,對患部要每天用碘酊進行處理。

    (3)硬結小者可直接在硬結周圍注射青黴素、鏈黴素進行治療,1周為一療程。

    (4)也可區域性治療結合全身治療。不過,對於形成的較大骨組織腫脹,治癒後會留下異常的形態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文歌,女唱,一次米一次哦噠啦噠啦噠啦啦,求大神指教是什麼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