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作為“人倫之楷模,萬世之師表”而被後人尊崇的。萬世先師來源於臺南市孔廟的贊孔子聯:叢集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他的以仁為核心的倫理綱常被封建統治者用來維繫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關係,維持封建社會的秩序。孔子授徒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以其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在當時被尊為顯學,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家的思想奠定了中華文化之根,深深地滲入到華人的血液中,所以人們稱孔子為萬世先師。擴充套件資料:孔子在古代也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國自漢朝以來,皆尊奉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加諡為元聖文宣」。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改諡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西元1307年),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題為「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清世祖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定諡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四年(西元1657年),改稱「至聖先師孔子」。故「至聖」二字,為孔子諡號也。
孔子是作為“人倫之楷模,萬世之師表”而被後人尊崇的。萬世先師來源於臺南市孔廟的贊孔子聯:叢集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他的以仁為核心的倫理綱常被封建統治者用來維繫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關係,維持封建社會的秩序。孔子授徒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以其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在當時被尊為顯學,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家的思想奠定了中華文化之根,深深地滲入到華人的血液中,所以人們稱孔子為萬世先師。擴充套件資料:孔子在古代也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國自漢朝以來,皆尊奉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加諡為元聖文宣」。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改諡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西元1307年),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題為「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清世祖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定諡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四年(西元1657年),改稱「至聖先師孔子」。故「至聖」二字,為孔子諡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