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開創私學,並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並且道德高尚,是人的典範。
一、原因:
1、孜孜不倦的學者。 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透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並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認:“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正是透過學習的積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學習如飢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論語·鄉黨》)。 孔子認為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孔子以學習為樂,並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2、知人論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不從片面出發,而是詳細的考察一個人,作出綜合評價。因此,孔子能看到一個人的不足,同樣也能看到一個人的長處,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很恰當。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其中,最典型的是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孔子曾不滿的說:“管仲之器小哉!”並批評他不節儉、不知禮,批評的分量是很重的(《論語·八佾》)。但當子路認為管仲不仁時(因為管仲未死公子糾之難,反而做了糾的政敵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極力為管仲辯誣,認為管仲有仁的一面。並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3、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講究積極入世的,在現世做出一番事業和貢獻是儒家夢寐以求的,孔子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孔子的所有作為都是以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目的的,透過個人的努力來改造社會是孔子的理想。他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我怎能像匏瓜一樣只待在一處而不被飲食?表達了積極用世的思想。而儀封人認為“天將以夫子(孔子)為木鐸”(《論語·八佾》),就是說孔子必定要像“木鐸”那樣,用學問來發揮自己宣傳和教化世人的作用。不管是為“木鐸”還是不為“匏瓜”,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必須要在現實社會做出一番事業,使個人的才學得以為社會服務。 孔子有時提出“天”來支撐自己及自己的事業。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他的弟子產生了恐懼的情緒。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4、樂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於列國,嚐盡辛苦,晚年退而修書講學。雖然孔子不得志,所歷艱難,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這句話是對顏回的肯定,實際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正所謂“夫子自道”。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若浮雲。”(《論語·述而》)這種淡泊明志、寧靜自得的精神支援了孔子,使他能在各種厄難中站住腳,努力追求著自己的人生境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
應該是“至聖先師”才對!
原因就是孔子是中國的第一位人民教師,不但德才兼備,而且勤奮好學,自學成才。競憑一部《論語》便知其才華橫溢,倍受萬世敬仰。
孔子開創私學,並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並且道德高尚,是人的典範。
一、原因:
1、孜孜不倦的學者。 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透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並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認:“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正是透過學習的積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學習如飢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論語·鄉黨》)。 孔子認為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孔子以學習為樂,並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2、知人論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不從片面出發,而是詳細的考察一個人,作出綜合評價。因此,孔子能看到一個人的不足,同樣也能看到一個人的長處,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很恰當。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其中,最典型的是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孔子曾不滿的說:“管仲之器小哉!”並批評他不節儉、不知禮,批評的分量是很重的(《論語·八佾》)。但當子路認為管仲不仁時(因為管仲未死公子糾之難,反而做了糾的政敵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極力為管仲辯誣,認為管仲有仁的一面。並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3、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講究積極入世的,在現世做出一番事業和貢獻是儒家夢寐以求的,孔子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孔子的所有作為都是以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目的的,透過個人的努力來改造社會是孔子的理想。他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我怎能像匏瓜一樣只待在一處而不被飲食?表達了積極用世的思想。而儀封人認為“天將以夫子(孔子)為木鐸”(《論語·八佾》),就是說孔子必定要像“木鐸”那樣,用學問來發揮自己宣傳和教化世人的作用。不管是為“木鐸”還是不為“匏瓜”,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必須要在現實社會做出一番事業,使個人的才學得以為社會服務。 孔子有時提出“天”來支撐自己及自己的事業。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他的弟子產生了恐懼的情緒。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4、樂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於列國,嚐盡辛苦,晚年退而修書講學。雖然孔子不得志,所歷艱難,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這句話是對顏回的肯定,實際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正所謂“夫子自道”。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若浮雲。”(《論語·述而》)這種淡泊明志、寧靜自得的精神支援了孔子,使他能在各種厄難中站住腳,努力追求著自己的人生境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