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價值的銅錢?換句話說,用一斤銅去鑄銅錢,再把鑄成的錢花出去,可以買到什麼?可以買到多少?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乍看上去,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在今日中國大陸,一斤就是一市斤,一市斤就是五百克,五百克銅的市價也就三四十元而已。把這點兒銅全部鑄成銅錢,先算出總共能造出多少枚,再算出每枚銅錢的購買力不就行了嗎?
當然,現在已經不用銅來造貨幣了,就算是我們國內通用的五毛錢硬幣,黃澄澄看起來像銅的那種,也是鋼芯鍍銅,並非全銅。
(現代中國五角硬幣的材質是鋼芯鍍銅,以鋼為主)
在古代中國,“斤”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重量單位,一斤並不等於五百克。比如說西漢時一斤只有248克,東漢時一斤只有220克,唐朝一斤卻暴漲到660克,明清兩朝的一斤又降到不足590克左右。直到民國時期度量衡與國際接軌,一斤改成10兩(早先是16兩),每兩改成50克(早先不到50克),一斤才等於500克。
按《史記·平準書》,秦朝通行“半兩錢”,顧名思義,一枚銅錢標重半兩,實測重量8克左右(秦朝的“兩”非常小)。假如用現在的一斤(500克)銅去鑄造,至少能造60枚半兩錢。
(秦朝銅錢“半兩”,每枚重約8克,但是由於民間私鑄錢和後世仿品太多,出土實物中也有3克的“小半兩”和14克的“大半兩”)
漢朝初行“四銖錢”,後來通行“五銖錢”,標準重量應該是二十四分之五兩。漢朝一兩標重15.6克,則五銖錢標重應該是3.25克。如果用現在的一斤銅去造五銖錢,在不考慮損耗和其它原料成分的情況下,至少可以造153枚。但是如果用漢朝的一斤銅去造,由於漢斤太輕的緣故,只能造76枚。
(漢朝五銖錢,每枚的理論重量是15.6克,實際出土的五銖錢多為不達標的劣質錢,重量還不到10克)
現在古裝電影和武俠小說里老說“一文錢”、“幾文錢”,將“文”作為銅錢的面值,是從唐朝“開元通寶”才開始的。
開元通寶本來應該叫做“開通元寶”,始鑄於唐高祖李淵時期,但是直到五代十國時期,都有人繼續鑄造這種銅錢,而且在市面上一直通行無阻,可以說是古代中國流通最久的銅錢。
(從唐朝到五代十國時期都一直通行的開元通寶,理論上每一千枚重六斤四兩)
唐朝每個在位時間稍長一些的皇帝都鑄造過開元通寶,每次鑄造的重量都不盡相同,但理論上都要求達到“每一千枚重六斤四兩”這個標準。所以從理論上推算,在不考慮熔鑄損耗和不摻入其它原料的前提下,用唐朝一斤銅大約可以鑄造150枚開元通寶。
中國不斷改朝換代,銅錢不斷花樣翻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乃至到了民國,中央政府都不斷在鑄造銅錢,這裡面有面值很大但購買力很小的“崇寧重寶”,也有面值很小但購買力強勁的“乾隆元寶”,還有面值等於10文但實際兌換隻相當於3文的“光緒銅元”,也有面值1文而實際購買力也是1文的“制錢”。
諾,這是北宋末年的銅錢“崇寧通寶”:
這是明朝的銅錢“弘治通寶”:
這是清朝末年仿造外國銀元鑄造的“銅元”,在北京地區俗稱“大子兒”,面值10文,實際僅相當於3枚制錢:
前面囉嗦了一大堆,只簡單介紹了銅錢的變遷,簡單回答了“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銅錢”,而沒有回答“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價值的銅錢”。現在我們以乾隆通寶為例,來回答這個終極問題。
乾隆通寶標準重量為“一錢二分”,當時10分=1錢,10錢=1兩,16兩=1斤。據此推算,1斤銅=16兩=160錢=1600分。乾隆通寶理論上要求含銅98%,含錫2%,鑑於銅佔絕對比重,可以不考慮錫,則1斤銅(這裡指清朝的斤)可以鑄造1333枚乾隆通寶,即1333文。
查《乾隆實錄》,乾隆二十六年夏天,北京“米價平賤”,每石售價7錢銀子,摺合銅錢510文。前面說過,1斤銅可以鑄造1333文,能買2.6石大米。
清朝審定度量衡之前,一石大米重約80公斤,2.6石即208公斤。如果放到現在,1斤銅遠遠換不到這麼多大米。
古代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價值的銅錢?換句話說,用一斤銅去鑄銅錢,再把鑄成的錢花出去,可以買到什麼?可以買到多少?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乍看上去,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在今日中國大陸,一斤就是一市斤,一市斤就是五百克,五百克銅的市價也就三四十元而已。把這點兒銅全部鑄成銅錢,先算出總共能造出多少枚,再算出每枚銅錢的購買力不就行了嗎?
當然,現在已經不用銅來造貨幣了,就算是我們國內通用的五毛錢硬幣,黃澄澄看起來像銅的那種,也是鋼芯鍍銅,並非全銅。
(現代中國五角硬幣的材質是鋼芯鍍銅,以鋼為主)
在古代中國,“斤”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重量單位,一斤並不等於五百克。比如說西漢時一斤只有248克,東漢時一斤只有220克,唐朝一斤卻暴漲到660克,明清兩朝的一斤又降到不足590克左右。直到民國時期度量衡與國際接軌,一斤改成10兩(早先是16兩),每兩改成50克(早先不到50克),一斤才等於500克。
按《史記·平準書》,秦朝通行“半兩錢”,顧名思義,一枚銅錢標重半兩,實測重量8克左右(秦朝的“兩”非常小)。假如用現在的一斤(500克)銅去鑄造,至少能造60枚半兩錢。
(秦朝銅錢“半兩”,每枚重約8克,但是由於民間私鑄錢和後世仿品太多,出土實物中也有3克的“小半兩”和14克的“大半兩”)
漢朝初行“四銖錢”,後來通行“五銖錢”,標準重量應該是二十四分之五兩。漢朝一兩標重15.6克,則五銖錢標重應該是3.25克。如果用現在的一斤銅去造五銖錢,在不考慮損耗和其它原料成分的情況下,至少可以造153枚。但是如果用漢朝的一斤銅去造,由於漢斤太輕的緣故,只能造76枚。
(漢朝五銖錢,每枚的理論重量是15.6克,實際出土的五銖錢多為不達標的劣質錢,重量還不到10克)
現在古裝電影和武俠小說里老說“一文錢”、“幾文錢”,將“文”作為銅錢的面值,是從唐朝“開元通寶”才開始的。
開元通寶本來應該叫做“開通元寶”,始鑄於唐高祖李淵時期,但是直到五代十國時期,都有人繼續鑄造這種銅錢,而且在市面上一直通行無阻,可以說是古代中國流通最久的銅錢。
(從唐朝到五代十國時期都一直通行的開元通寶,理論上每一千枚重六斤四兩)
唐朝每個在位時間稍長一些的皇帝都鑄造過開元通寶,每次鑄造的重量都不盡相同,但理論上都要求達到“每一千枚重六斤四兩”這個標準。所以從理論上推算,在不考慮熔鑄損耗和不摻入其它原料的前提下,用唐朝一斤銅大約可以鑄造150枚開元通寶。
中國不斷改朝換代,銅錢不斷花樣翻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乃至到了民國,中央政府都不斷在鑄造銅錢,這裡面有面值很大但購買力很小的“崇寧重寶”,也有面值很小但購買力強勁的“乾隆元寶”,還有面值等於10文但實際兌換隻相當於3文的“光緒銅元”,也有面值1文而實際購買力也是1文的“制錢”。
諾,這是北宋末年的銅錢“崇寧通寶”:
這是明朝的銅錢“弘治通寶”:
這是清朝末年仿造外國銀元鑄造的“銅元”,在北京地區俗稱“大子兒”,面值10文,實際僅相當於3枚制錢:
前面囉嗦了一大堆,只簡單介紹了銅錢的變遷,簡單回答了“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銅錢”,而沒有回答“一斤銅可以鑄造多少價值的銅錢”。現在我們以乾隆通寶為例,來回答這個終極問題。
乾隆通寶標準重量為“一錢二分”,當時10分=1錢,10錢=1兩,16兩=1斤。據此推算,1斤銅=16兩=160錢=1600分。乾隆通寶理論上要求含銅98%,含錫2%,鑑於銅佔絕對比重,可以不考慮錫,則1斤銅(這裡指清朝的斤)可以鑄造1333枚乾隆通寶,即1333文。
查《乾隆實錄》,乾隆二十六年夏天,北京“米價平賤”,每石售價7錢銀子,摺合銅錢510文。前面說過,1斤銅可以鑄造1333文,能買2.6石大米。
清朝審定度量衡之前,一石大米重約80公斤,2.6石即208公斤。如果放到現在,1斤銅遠遠換不到這麼多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