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視野新觀
-
2 # 砍大山車大圈
美國發新的國債如果借不到錢,美國就會撤軍,這是兩黨必然的共識。。
美國財政一年收入三億出頭,花四個億,虧空接近一個億,這就是7500億軍費和退伍兵等等費用2000+億,造成的美國國債暴漲。。
現在的特朗普乾的怎麼樣不管國內或外界怎麼評價,就借債角度看是借大錢並且不管美國財政虧空擴大的一個敗家子而已,特朗普上任兩年多美國負債增加兩萬多億,美債利率倒掛已經凸顯經濟危機就在眼前了。。
特朗普是一個商人一個演員,不是一個政治家,更不是一個負責任的財政專家,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推動美債問題速度膨脹,一旦借不到錢,美國財政就必須壓縮費用,而軍費是首選被壓縮的方向。。
任何一個帝國財政垮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會拖欠軍餉然後軍事上崩潰,蘇聯是這樣、英國是這樣,過去的清朝也是這樣,失敗前的國民黨也是這樣,未來的美國垮塌也必然是這樣。。
-
3 # 滄海桑田257818539
美國基本上共和民兩黨主導美國。共和黨的鐵桿支持者首先是美國的軍火巨頭,因此,共和黨便被世人稱之為戰爭黨!
共和黨人執政,歷任總統基本上都要發動戰爭,以促進軍火工業和發展,另外,通過戰爭除了填補國內的軍火儲備,再次可以向熱點地傾銷軍火,這是美國人屢試不爽的長髮財門道。
共和黨通過戰爭張揚其世界霸權,而美國在海外駐軍,是其延續自己霸權的首要抓手,美國人自己撤回美國,不可能!
-
4 # 李建秋的世界
首先,共和黨不可能提出這樣的主張,因為共和黨本身就是戰爭販子,歷任共和黨都是,民主黨倒是有點可能。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
他主張國會制定法律,讓任何總統都不能採取未授權的軍事手段。
撤回阿富汗的美國軍隊,撤回伊拉克,敘利亞等地方的美國軍隊。
結束對沙特的軍事幹預。
重新加入伊朗核協議。
其實不光是桑德斯,很多民主黨候選人都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但是問題在於:不可能滿足軍工企業的要求。
在美國,軍工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是你想象不到的力量。
它被稱之為“軍工複合體”,它在經濟和政治上有強大的影響力,軍事,工業,國會,這三者形成一個鐵三角關係,在英文裡面稱之為“MICC”。
軍工給政客們進行政治捐款,遊說官僚機構對軍工複合體傾斜,遊說其對軍事開支的批准,遊說政客們批准軍工單位成為國防承包商,私人軍事承包商。
且軍工複合體還贊助了一大堆的所謂的“智庫”,比如說蘭德公司,列剋星敦研究所,大西洋理事會,他們會找任何一個藉口,讓美國增加軍費,哪怕美國壓根不存在外部的威脅。
這是2018年世界軍事開銷佔比圖
如你所見,美國佔據了絕對的比重,這些軍工複合體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推銷其軍火。
以俄羅斯為例,今天的俄羅斯,其總GDP還不如南韓,人均GDP和南韓差得遠,甚至不如美國加利福利亞一個州的GDP,俄羅斯有必要那麼大張旗鼓的對待嗎?
對於美國來說,沒有必要。
對於軍工複合體來說,非常有必要。
因為軍工複合體需要一個“敵人”,很顯然,俄羅斯是再適合不過的敵人了。
對於美國來說,軍工複合體意味著成千上萬人的就業問題,成千上萬張的選票問題,即便是有覺悟的總統,比如說艾森豪威爾在離職的時候就警告過軍工複合體,但是沒用,總統需要選票支援和資金支援,而這兩者軍工複合體都可以提供。
海外駐軍是增加軍事開銷不錯的藉口,如果美國真的把軍隊全部召回來,時間久了,人們會質疑為什麼還要如此龐大的軍事開支。
軍工複合體如此強大,以至於美國的國防部長甚至是那些軍工複合體的CEO直接跳槽過來的。
比如說現任的美國國防部長埃斯博,他前一份工作就是雷神公司副Quattroporte,專職遊說。
而上一任國防部長沙納漢,在波音公司呆了31年,是波音公司副Quattroporte,是波音導彈防禦系統的管理層。
上上一任的國防部長馬蒂斯,是通用動力公司董事會成員,通用動力是美國第五大國防承包商。
相當多的國防部長几乎都是軍火企業出身的。
美國不可能召回軍隊的。
-
5 # 李姓先生
另外還需要強調一點,美國國內的建設不需要軍隊來參與,就像加州發生山火的時候很多人問為什麼美國政府不出動軍隊參與滅火。因為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軍隊是用來維護國家安全和尊嚴的,如果什麼事兒都想著讓軍隊來參與,那軍隊還有時間進行軍事訓練嗎?美國的建設自然是有軍隊之外的其他美國民眾來完成,美國經濟在近期的發展狀況非常好,美軍無需操心國家建設的事情,它們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這就是給國家建設最好的支援。
-
6 # 木春山談天下
把美國兩黨之間的分歧,縮小到美軍海外派兵,是對美國認識的簡單化和庸俗化。
美軍的職責和任務決定了,他們就是對外的。你什麼時候看到或者聽到過美軍在國內執行任務?
而且美國的利益既然遍佈全球,美軍的觸角就要佈局到全球,美軍必須就是在海外執行任務。這是美國法律規定的,也是美國兩黨的共識。
換句話說,海外派兵並不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分歧。舉個最明顯的例子:
特朗普目前正在積極籌劃從阿富汗和敘利亞撤軍,而誰派出去的呢?同樣是一位共和黨總統小布什。
而且民主黨的總統也是對外發動戰爭的。比如奧巴馬就派兵參與了敘利亞戰爭和利比亞戰爭。
以上的例子就能說明,撤軍也好,派兵也好,和黨派沒什麼關係,要看當時的國際局勢。如果發生了不利於美國的變化,美國的海外政策當然也要跟著轉變。因此,如果共和黨的總統把美軍都撤回本土,顯然不可能獲得民主黨的支援,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利益。當然更不可能獲得共和黨的支援,畢竟共和黨更積極地相信美國要在海外更大布局,而軍隊是維持這一佈局的關鍵。
這也就是為什麼,幾十上百年來,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會把美軍全都撤回國內的原因。
美國經濟發展在西方世界裡還是算比較快的,這和美國在海外派兵與打仗是並行不悖的。
美國並沒有被大大小小的戰爭拖垮,即使是在戰爭中軍費增加、國債負擔增加,但是美國經濟整體還是再往上走,而且要比歐洲很多盟友的經濟情況要好。
這就說明,撤軍不撤軍,和經濟發展不發展,國內建設不建設,沒有什麼必然聯絡。
而且撤軍不是輕易一句話,說撤就撤的。
美國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都有軍事基地或者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美軍在全球的軍事基地以及別國軍事基地執行任務大約有300多處之多。
再舉一個小例子——當年美國在南韓一個國家就有90多處軍事基地,後來南韓人也覺得這實在太多,很多基地又比較小,於是要求化整為零。
上個世紀90年代美韓簽署了美軍基地整編的一個方案,把這麼多軍事基地集中到兩個地區,其中一個就是最近文在寅要求美軍加快搬遷基地的平澤軍事基地。南韓這麼小的地方就有這麼多美軍基地,可見美國在全球整體佈局有多麼龐大。
而且從南韓搬遷基地這件小事拖了好幾年就能看出,要從全球撤軍回美國,是多麼不現實的一件事。
-
7 # 新文化街男孩
讓美國大兵回國搞建設?真是天大的笑話。不要以為是個國家的軍人,就是人民子弟兵。
美國地域再大,根本沒有容留美國全部海外大兵的基地。
美國之所以成為現在的美國,就是因為有龐大的海外駐軍和海外基地,支撐著美國可以橫行霸道,為所欲為。
美國的強大,不僅是因於經濟和貿易,全球範圍的軍事部署,給美國插上一雙烏黑巨大的翅膀,可以隨時在世界各地施展“天賦”的權威。
美國的政治背後,都有軍隊的身影,深知“先禮而後兵”的遊戲規則,在溫文爾雅的背後,總有一雙鷹眼和虎皮。
但確有一次海外撤軍,帶來美國的大變革,那就是越戰失敗後的撤退,豐富了美國的樂壇,讓嬉皮士影響了幾代人。當然還有麻醉品使用成風,讓社會從此骯髒頹廢。
還是把美國大兵留在海外吧,至少按照特朗普大人的想法,還可以被日本南韓等僕從國聘用當保安,給已經“富裕”得就剩下鉅額債務的美國,創造更多的外匯。
請把大兵派去波蘭吧,那裡有“特朗普堡”,管吃管睡,還幹活不累。
-
8 # 張師傅5107
“那就太陽從西邊出來";美軍撒回本土是瞎話,沒有可能性,那等於豺狼歸窩,蛇入洞,“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從何說起?這樣的說法要等美國家敗了才有可能。就是家敗也還要重垂死掙扎。全部撒回美國軍隊放下殺人的屠刀,美國兩黨除非死絕種了。
共和黨本來就是一夥戰爭販子,幾年不挑起戰爭,侵略野心就發癢,捏造事實,製造混亂,總統動不動就問我們的航母在哪裡,插手別國內政,顛覆別國政權,國內政績不好時,就轉駕給世界,以發動侵略戰爭達到執政目地。在美國人眼裡"和平就是大敵"。
民主黨也沒有長人心的人,和共和黨的野心相同,不發動戰爭,就不能睡好覺。雖然和共和黨不情投意合,為了黨爭,說話不同意,破壞世界和平,和諧與共和黨還是一條黑心。世界安定也是民主黨不願看到的。
侵略本性,血醒味十足的霸權國家,從世界撒回佔領軍有萬萬個不可能的。就是全美大火燃燒,老巢全毀,美軍都不會全部撒回的。
回覆列表
美國壓制競爭對手需要軍隊,俄羅斯是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為了壓制俄羅斯,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東擴,美國軍隊也緊隨著北約的版圖向東擴張,美國在北約最東端的波蘭駐軍,就是為了壓制俄羅斯,如果撤軍,美國需要擔心俄羅斯會不會東山再起。
各國不願意美國撤軍德國沒有領土爭端,也沒有任何威脅,當然歡迎美國撤軍,但是波蘭,南韓等國不會放美軍走,波蘭為了請美國前來駐軍,花費了20多億美元,得罪了俄羅斯,美國如果突然撤軍,波蘭幾乎是雞飛蛋打,不僅賠錢,而且就連國防安全都難以保障。
美國軍隊即使回到國內也幾乎沒有任何作用,軍隊天生是用來破壞的,而不是生產,即使美軍回國,除了拉動消費,減少傷亡以外,還真沒什麼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