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手工制桿秤手藝漸行漸遠

    墟市上桿秤無人問津

    桿秤是人類發展歷史中最悠久的衡器之一,有考古發現,公元前700年,就有各種精製的砝碼、桿秤、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流傳數千年的手工桿秤卻幾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偶遇制秤匠

    “我可能是最後一代制秤匠了。”60來歲的老楊感嘆道。

    “桿秤要用硬木來做,密度高,還不容易變形,像這種黑色的烏木就比較好。”說起桿秤,來自湖南的老楊如數家珍。老楊的制秤手藝是跟堂哥學的,不到20歲就出師謀生了,40年來,他一直幹著這個行當。

    從劃線、計量設計、打孔、包鋁皮,到打鈕、校秤花、鑽眼、打磨等,製作一杆手工秤,要經過10多道繁複的工序,花上半天功夫才能完成。

    制秤是手藝活更是良心活

    老楊告訴記者,做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任何一道程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制秤不僅是手藝活,更是良心活。有公平的心,才能做出精準的秤。老楊說,如果銅皮或鋁皮包得松一點,前後會稍許滑動,秤就不準了。以前碰到過有客戶願出高價定製有“貓膩”的秤,“我堅決不做,這是我們做秤人的底線”。

    老楊說,做秤選用的木杆較為挑剔,需要紋路細膩且木質堅硬,柞櫟木、紅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為了保證木杆不開裂,選後的材料要放在乾燥處堆放兩個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經鑿、刨的處理後,變成了筆直的又長又細的橢圓柱體,再用細砂布沾水,打磨得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來回擦拭。從這一點看,秤匠絕對也可稱得上是一位極好的木匠。木杆兩端套上金屬皮後,桿秤便出現其雛形。

    接下來的,便是精細的活計,制定重量刻度。秤匠也需懂得物理、數學,否則定刻度時頗費力。打磨好的秤桿掛上秤盤後定支點,用砝碼校驗,這是一個極為細緻的過程。桿秤匠左手食指不停地輕輕撥動秤砣,當木杆處於平衡時,用雙腳規在木杆背面劃一道印記,這道記號就叫定盤星,其餘便按此推斷重量。 桿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現了各種記號,旁人是看不懂的。桿秤匠用一把極為精緻的戳子對著記號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鑽近300個眼,這道程式很需耐心,稍不注意就會戳穿木杆而報廢。桿秤匠大多都雙眼凹陷,多半是鑽孔時用眼過度引起的。

    將一段段的細鋁絲插入“眼”中,折斷、銼平,便留下了一個個星點。星點的排列結構也成了各秤匠之間辨認自己產品的標識。幾百個眼,當然要幾百次穿插、折斷、銼平。也有些秤匠為了省時,把水銀抹入眼中,便成了星點。

    桿秤的最後一道程式是上色,需要青黑色秤桿的,用五倍子、青礬捏碎沾水後塗抹;喜歡紅褐色的,用泡過的紅茶渣、石灰搓揉拋光……秤的顏色完全憑客戶的喜好來決定。

    曾經風光的桿秤退出視野

    老話說:“不識秤花,難以當家。”如今年輕一代能識秤花的,少之又少。老楊嘆氣道,連街上賣菜的流動攤販都用上了電子秤,“木杆秤沒人要用,已被時代淘汰了”。

    據記者瞭解,千百年來,手工桿秤也可算作華夏“國粹”。它製作輕巧、經典,使用也極為便利,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躍在大江南北,代代相傳。天地間有桿秤,人們不斷賦予秤的文化內涵,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良心的標尺,一樁樁交易就在秤砣與秤盤的此起彼伏間完成。隨著時代發展,一些事物也將退出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電子秤的普及,則預示著桿秤將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民族的符號。

    如今,懂這行與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打磨桿秤手藝也在歲月中漸行漸遠。

  • 2 # 漿糊固軔

    木旋,一項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在中國文化種佔有一席之地,卻在最近幾十年中,由機械加工的快速興起,這項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基本由機器取代。

    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薪火相傳,才能生生不息,我們應該讓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加以搶救和保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針對本屆游泳世錦賽上孫楊遭受的不友好對待,應該怎麼看待?應該怎樣支援孫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