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張說電影

    人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其實就是說文化藝術的東西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同樣的道理,姜文跟張藝謀也沒法分出一個高下來。

    但是,他們的風格是可以拿來比較的。

    1.從他們電影的主題來看,張藝謀一直在拍掙扎,尤其是女性的命運掙扎,而姜文一直在拍革命,老老少少的革命。

    最典型例子是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這也是最好的張藝謀,拍出了那個時代中國女性的堅韌與抗爭。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電影《秋菊打官司》劇照)

    而姜文的《Sunny燦爛的日子》、《讓子彈飛》都是典型的革命序曲,一個是青春對抗變老的革命,一個是新勢力對抗舊勢力的革命。

    (電影《Sunny燦爛的日子》劇照)

    (電影《讓子彈飛》劇照)

    2.從他們的手法特點來看,張藝謀擅長集體意志,善用色彩,不管是《英雄》裡邊的方陣,還是“天下”的主題,都是張藝謀很獨特的特性。

    (《英雄》裡邊,體現集體意識的方陣)

    (《英雄》裡邊絢爛豐富的色彩)

    而姜文喜歡拍喜劇衝突,強烈的戲劇衝突,在他的電影中,很多人處於一種癲狂的狀態,就像《太陽照常升起》。

    3.從氣質來看,張藝謀更柔情,而姜文更硬朗。

    張藝謀最近一部文藝片《歸來》,道盡了滄海桑田之後,愛人與愛人之間的相互扶持。

    (電影《歸來》劇照)

    姜文則不喜歡拍“娘們的電影”,據說當初《色戒》的劇本送到他手上,他就說“這是部娘們的電影”。

    4.從行業影響力來看。張藝謀是國師,代表著中國電影人接受官方的加冕,姜文是鬼才,打出了藝術+商業的一手好牌。

    張藝謀拍鐵路宣傳片,導演奧運會開幕式,做“印象”系列主題旅遊,透過第一部真正意義上中美大製作《長城》承擔文化輸出的重任,國師之名名符其實。

    (電影《長城》劇照)

    而姜文的每一部電影都讓文藝青年非常期待並且能解讀出非常多的內涵,比如最近的《邪不壓正》。

    (電影《邪不壓正》劇照)

    當然,張藝謀的《影》同樣令人期待萬分。

    (電影《影》劇照)

    總結一句:兩位都是有抱負的好導演,有他們,是中國影迷之福。

  • 2 # 壹條電影

    姜文是典型的既有才氣,又有靈氣,演而優則導那型。

    導演作品有四部,《Sunny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一步之遙》,2018年即將上映的是《邪不壓正》。

    姜文在中國導演裡非常有特色,個人特質特別明顯,拍出來的東西,無疑是很優秀的,我也很喜歡,屬於一流之列,絕對是行業內的佼佼者。

    與此同時,姜文導演功力也有欠缺。

    他沒有經過專業的導演訓練,排程能力存在短板,這是演員轉行當導演的侷限性。

    但姜文是個天生適合拍電影的人,因為他有一種對電影敏銳的直覺,可以將自己的個性精準地轉化為語言,這是後天很難培養的,這是他的優勢。

    姜文最大的問題是過於將電影文學化、隱喻化,致力於編造完美的故事,關注重心逐漸脫離電影本體,以及真情實感的表達。

    《讓子彈飛》故事一流但過腦不過心,《一步之遙》的失利恰好這種創作思路帶來的結果,如果能注意到這個問題,姜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至於姜文與張藝謀孰優孰劣,不可否認,兩人在國內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無論現在的張藝謀導演作品有多不堪,在國際影響力上,姜文比不上張藝謀。

    專業獎項是對導演電影功力的極大肯定。

    先從獲獎情況來說,張藝謀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有三個金獎,三個銀獎,以及三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姜文,導演作品中獲得過三大電影節多次提名,但至今未獲獎,更沒有提名奧斯卡。

    明顯,張藝謀藝術成就高於姜文,但兩人是不同風格的導演,相對於沒有意義的pk,我更期待兩人能帶來越來越多的優秀電影作品。

    比如2018年,姜文的《邪不壓正》,張藝謀的《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