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以右為尊,重文輕武,因此文官站右邊,武官站左邊。上朝議事模式最早是春秋時期,那個時候的上朝規矩可是很嚴格的,當時的大臣官帽兩邊有兩塊垂下來的玉片,稱之為“充耳”,專門用來·提醒大臣集中注意力。大家的站位也是按照官職的高低排列,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日後的文武分列左右,但一位古人一直是以右為上,左為下,比如“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這裡就是說藺相如官職比廉頗高。漢朝的朝儀十分講究,上朝的官員必須有“門籍”,出入宮門必須辦證,沒有證件是不會讓你入宮的。在站位上也是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三師的副職)第一,諸侯王排在第二,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將軍其次。從站位上也能看出來,在漢代武官地位還是很高的。《萬曆野獲編》卷十三記,明神宗時,因朝會時開時輟,"班行遂無定序"。有一次,一個閣部和一個監察互爭位次,請編制朝班的蔡獻臣分辨是非,老蔡誰也不想得罪,便引成例:如按常朝,你是對的;如按大朝,他亦不錯。由此可見,各種朝會有不同的位次安排,這是在中央機關供職的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否則一上班就要出錯。在唐朝,這上朝的站位變成了大家經常在電視劇中的排列順序,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據說這是源自《老子》:“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唐朝站位其實和漢朝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唐朝的正一品都不怎麼上朝,唐朝的正一品和從一品大多是榮譽銜,一般獲得這種榮譽頭銜的都是給那些上不了朝的老官員。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就不存在所謂的“常朝”了,就是說文官武官們不用再每天早上跑去早朝了,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與內各部主要大臣們聚在一起開的“小朝”。而“大朝”,也只有在遇到重大節日、慶典的時候,才會舉行,這樣算下來,其實一年也沒幾次。秦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皇帝的王朝,上朝制度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不過,秦朝的上朝禮儀沒有被詳細地記載下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皇帝和大臣之間是怎麼彙報工作的。到了漢初,待詔博士叔孫通奉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上朝禮儀。根據《史記》記載,上朝之時,武將們站在西邊,面朝東;文官們都站在東邊,面朝西。皇帝出來後,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賀。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沒人敢喧譁失禮。漢高祖劉邦見到這種場面,才樂呵呵地說,我今天才曉得做皇帝的好處,“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按照叔孫通制定的上朝禮儀,大臣們向皇帝彙報工作時,一般都坐著。當丞相來上朝時,皇帝還要站起來表示尊重,即康有為所稱“皇帝為丞相起”。自那以後,不管是兩晉、六朝,還是唐朝,皇帝和大臣都坐著議事。這說明,在唐朝之前,君臣之間的等級懸殊還不是很厲害。宋朝時期:大臣站起來了一場陳橋兵變,讓趙匡胤半推半就地披上了黃袍。宋朝成立了。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他對大臣們與自己平起平坐討論國家大事感到有些不滿意,想了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天,又到了上朝的時候。趙匡胤對大臣們說:“我頭昏眼花,看不清楚你們寫的報告,你們把報告拿到我面前來吧。”大臣們不知是計,紛紛起身前去,這邊早就安排好的內侍乘機把丞相們的凳子搬走了。大臣們回頭一看,凳子沒了,他們又不好意思找皇帝要,只好就這樣站著說話。大臣們站起來了,從此就再也沒有機會坐下去了。為此,朱熹老人家很不高興,他說,把大臣的座位廢去很不好。因為君臣討論問題往往耗時很長,站著說話很累。元明清時期:大臣跪著彙報工作元朝建立後,大臣的上朝禮儀更加嚴苛。他們向皇帝彙報工作時,不能站著,必須跪下。彙報工作結束,得到皇帝“平身”的許可後,才能站起來。南宋滅亡後,南宋丞相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忽必烈要他行下跪之禮,文天祥拒絕了。他說,“南揖北跪”,跪是你們胡人的風俗,我們“南人”是作揖的。因此,只願意給忽必烈作揖。當然,既然宋朝已經滅亡,在元朝,大臣跪拜皇帝已經成為一種禮儀常態。在元朝以後,明朝和清朝也採取元朝的上朝禮儀。文武百官無論品級多高,向皇帝彙報工作時都得跪著。清朝時期,更是實行“三跪九叩”制度,連外國使臣前來面見皇帝,也要求他們行“三跪九叩”,惹出不少外交糾紛。
古代的時候以右為尊,重文輕武,因此文官站右邊,武官站左邊。上朝議事模式最早是春秋時期,那個時候的上朝規矩可是很嚴格的,當時的大臣官帽兩邊有兩塊垂下來的玉片,稱之為“充耳”,專門用來·提醒大臣集中注意力。大家的站位也是按照官職的高低排列,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日後的文武分列左右,但一位古人一直是以右為上,左為下,比如“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這裡就是說藺相如官職比廉頗高。漢朝的朝儀十分講究,上朝的官員必須有“門籍”,出入宮門必須辦證,沒有證件是不會讓你入宮的。在站位上也是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三師的副職)第一,諸侯王排在第二,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將軍其次。從站位上也能看出來,在漢代武官地位還是很高的。《萬曆野獲編》卷十三記,明神宗時,因朝會時開時輟,"班行遂無定序"。有一次,一個閣部和一個監察互爭位次,請編制朝班的蔡獻臣分辨是非,老蔡誰也不想得罪,便引成例:如按常朝,你是對的;如按大朝,他亦不錯。由此可見,各種朝會有不同的位次安排,這是在中央機關供職的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否則一上班就要出錯。在唐朝,這上朝的站位變成了大家經常在電視劇中的排列順序,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據說這是源自《老子》:“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唐朝站位其實和漢朝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唐朝的正一品都不怎麼上朝,唐朝的正一品和從一品大多是榮譽銜,一般獲得這種榮譽頭銜的都是給那些上不了朝的老官員。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就不存在所謂的“常朝”了,就是說文官武官們不用再每天早上跑去早朝了,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與內各部主要大臣們聚在一起開的“小朝”。而“大朝”,也只有在遇到重大節日、慶典的時候,才會舉行,這樣算下來,其實一年也沒幾次。秦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皇帝的王朝,上朝制度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不過,秦朝的上朝禮儀沒有被詳細地記載下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皇帝和大臣之間是怎麼彙報工作的。到了漢初,待詔博士叔孫通奉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上朝禮儀。根據《史記》記載,上朝之時,武將們站在西邊,面朝東;文官們都站在東邊,面朝西。皇帝出來後,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賀。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沒人敢喧譁失禮。漢高祖劉邦見到這種場面,才樂呵呵地說,我今天才曉得做皇帝的好處,“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按照叔孫通制定的上朝禮儀,大臣們向皇帝彙報工作時,一般都坐著。當丞相來上朝時,皇帝還要站起來表示尊重,即康有為所稱“皇帝為丞相起”。自那以後,不管是兩晉、六朝,還是唐朝,皇帝和大臣都坐著議事。這說明,在唐朝之前,君臣之間的等級懸殊還不是很厲害。宋朝時期:大臣站起來了一場陳橋兵變,讓趙匡胤半推半就地披上了黃袍。宋朝成立了。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他對大臣們與自己平起平坐討論國家大事感到有些不滿意,想了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天,又到了上朝的時候。趙匡胤對大臣們說:“我頭昏眼花,看不清楚你們寫的報告,你們把報告拿到我面前來吧。”大臣們不知是計,紛紛起身前去,這邊早就安排好的內侍乘機把丞相們的凳子搬走了。大臣們回頭一看,凳子沒了,他們又不好意思找皇帝要,只好就這樣站著說話。大臣們站起來了,從此就再也沒有機會坐下去了。為此,朱熹老人家很不高興,他說,把大臣的座位廢去很不好。因為君臣討論問題往往耗時很長,站著說話很累。元明清時期:大臣跪著彙報工作元朝建立後,大臣的上朝禮儀更加嚴苛。他們向皇帝彙報工作時,不能站著,必須跪下。彙報工作結束,得到皇帝“平身”的許可後,才能站起來。南宋滅亡後,南宋丞相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忽必烈要他行下跪之禮,文天祥拒絕了。他說,“南揖北跪”,跪是你們胡人的風俗,我們“南人”是作揖的。因此,只願意給忽必烈作揖。當然,既然宋朝已經滅亡,在元朝,大臣跪拜皇帝已經成為一種禮儀常態。在元朝以後,明朝和清朝也採取元朝的上朝禮儀。文武百官無論品級多高,向皇帝彙報工作時都得跪著。清朝時期,更是實行“三跪九叩”制度,連外國使臣前來面見皇帝,也要求他們行“三跪九叩”,惹出不少外交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