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蒙氏育娃

    所謂的溝通包括傳遞和反饋兩個過程。根據孩子年齡發展的特點,四五歲可以作為一個分界點。

    已經提到過多次,孩子四五歲前還不具備服從的能力,孩子是在輸入階段。只有過了這個階段,孩子才能處理輸入的語言資訊,進行服從。

    1 四五歲前。

    溝通語言要簡練,比如:停,不要動,放下等等,不需要說太多道理。有時候直接抱走,方式雖然粗暴但是效果其實蠻好。

    2 四五歲後。

    孩子已經可以理解語言,能有效分析語言,能服從成人指令。這個時期,也並不是我們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要想讓孩子有效服從,必須尊重孩子,在平等的基礎上溝通才行。

    其實從小就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育兒方式。沒人願意一直聽從指令,每個人都有自我意識,如果不能被尊重,結果就是不會尊重別人。

  • 2 # 親子故事蓮子說

    有很多家長問這個問題,確實,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與他溝通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根據每個年齡階段孩子心理發育的特點,溝通才能真正做到有效。

    0到3歲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交流能力一步步發展起來,家長除了語言的溝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肢體接觸,眼神交流來跟孩子達成良好互動。

    比如一歲半以內,多抱孩子,撫摸孩子,對孩子微笑,眼神裡流露關愛…這樣的方式孩子會迴應。一歲半到三歲之間,孩子開始說話了,甚至有時候會很喜歡說不,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家長不必特別在意,這時候去看孩子,想做什麼?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協助。這樣孩子的獨立性就能培養出來,同時,也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3到6歲階段 ,三歲之後,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有了家庭之外的生活圈子,這時候,父母就要多聆聽,看看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

    同時要多陪伴孩子。陪伴的過程是以孩子為主,看看他喜歡玩什麼就陪他一起玩兒。玩的過程裡,和孩子的情感建立非常密切,未來,在和孩子溝通就變得容易了。

    6到12歲階段 ,這個階段和孩子溝通變得不太容易,就在於孩子上小學了,學校裡是有學業壓力的,如果在家裡,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與孩子的交流只是學業的話,雙方之間的關係就容易出現摩擦。

    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性已經生長起來了,父母越管,效果越不好。所以這個階段不妨與孩子建立好規則,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生活的管理者,而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可以提供幫助,這樣的模式會形成更好的溝通互動。

    12到18歲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步進入青春期,開始有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判斷,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

    甚至有些時候他們會覺得大人聽不明白自己的內心,不願意跟大人深度的交流。作為父母,想跟這個時期的孩子交流,第一步是要尊重他沉默的權利。允許孩子沉默,默默的關心他。當孩子需要幫助和支援的時候,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為他做一些事情,孩子就會把你當朋友。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很要求獨立的,但是經濟上他們又沒辦法完全獨立,內心本身就很矛盾,所以,父母如果更能夠包容,雙方的溝通也會更融洽。

    總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發展特點,要根據特點來調整與他交流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允許孩子不想溝通的時候保持沉默,這些都是良好溝通的基礎。最後,最關鍵的是,多聆聽,少嘮叨,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學業和生活。你說呢?

  • 3 # 童星童趣

    首先不能憑藉本能,這樣我們可能會發脾氣、可能會不理他、可能會縱容,但從專業角度講,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傷害。

    所謂同頻共振,父母必須把自己擺在跟孩子同樣的頻道上,才能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比如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觀察並理解孩子的感受,並準確說出孩子的感受,目的就是讓孩子覺得充分被理解和被尊重,他就會平復下來,同時父母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發洩在別人身上。

    這是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金伯利.布雷恩情感引導式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葫蘆有哪些病怎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