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09439073035

    1全身體檢

    2排除其它轉移

    3是否單個腫瘤

    4是否合適區域性治療,如果合適,可用區域性治療,包括微波射頻酒精注射等

  • 2 # lanfengz3

    肝囊腫囊液多為無色透明 ,有時囊內有出血 ,呈棕色。肝囊腫大多直徑在 5~ 6cm以下 ,多無自覺症狀 ,大的肝囊腫可有上腹不適 ,脹痛 ,腹塊 ,肝腫大。個別合併細菌感染的則伴發熱、疼痛等。特別巨大囊腫可壓迫肝門而出現黃疸。大多數肝囊腫長期穩定 ,不會持續增大 ,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

      肝臟先天性囊腫應與肝包蟲病、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肝囊腺腫瘤鑑別。因後幾種因超聲影象和臨床表現有其特點 ,易鑑別。

      較小的、無症狀的肝囊腫不需要處理 ,只需每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即可。肝囊腫用藥物治療是無效的。較大的、有症狀的可在超聲引導下經皮細針穿刺抽液並注射無水酒精等硬化劑 ,光抽液不注無水酒精是無效的 ,因囊壁的上皮細胞沒有破壞 ,其分泌功能存在 ,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樣。較大的、位於肝表面的有症狀的肝囊腫可在電視腹腔鏡下行囊腫開窗術 ,切除部分囊壁 ,將囊液引流至腹腔 ,由腹膜吸收。以上三種方法簡單安全 ,但無症狀也就沒有必要使用。如果是血管瘤的話1 ) B 超診斷: B 超對肝內血管瘤的診斷具有簡便易行 , 敏感性較高的優點 , 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檢查方法 , 肝血管瘤往往由 B 超首先發現 , 其敏感性很高 , 甚至可檢出 1cm 以下的小血管瘤 , 但其特異性不高。

      ( 2 ) X 線診斷:巨大血管瘤引起肝臟明顯增大時 , 單片可以顯示肝臟增大。胃腸鋇劑造影 , 也可顯示胃腸道受推壓的表現。有時血管瘤鈣化 , 表現為條索狀緻密影 , 有呈放射狀排列的傾向,偶爾可見靜脈石,多數肝臟血管瘤較小 , 也不鈣化 , 所以單片和胃腸鋇劑造影往往不能顯示 , 只有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才能發現。由於其特異性不高 , 故臨床上應用較少。

      ( 3 )肝動脈造影診斷:本法有相當的特徵性,病灶的檢查率和診斷的符合率均較高,可達 95% 以上。

      ( 4 )放射性核素血池掃描診斷:一般認為血池掃描的特異性高, 陽性提示診斷價值幾乎達 100% 。但其敏感性較低 , 小於3cm的病灶不易檢出 , 而 3cm 以上的血管瘤 CT 表現常較典型。

      ( 5 )動態 CT 診斷:近年來由於 CT 的廣泛運用 , 大大提高了肝血管瘤的檢出率。 CT 能發現較小的病灶,利用造影劑的作用,對肝內佔位病灶能做出較好的定性診斷,血管瘤診斷的符合率較高可達 95% 左右,但對直徑

      ( 6 ) MRI 診斷: MRI 對含血管的病灶敏感性較好,肝血管瘤血管腔內含有緩慢的血液流動 , 其T1 及T2弛豫時間較實體瘤為長。本法的檢出率較高,但價格亦較高。總之診斷肝血管瘤的超聲及CT最為方便,而血池掃描與肝動脈造影為確診手段。

    肝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女性多於男性.腫瘤直徑小於五釐米者,不需手術治療,定期複查,隨診.肝血管瘤是可以治癒的,肝血管瘤容易隨著年齡不斷長大,所以是建議早發現早治療的,一般小於2釐米的肝血管瘤可以服用中藥治療,大於2釐米的肝血管瘤建議採用高頻彩超引導下微創介導治療,平時注意清淡飲食,定期複查,建議到血管瘤專科醫院,請專家根據具體病情開藥,不要隨便服藥.由於肝血管瘤屬肝良性腫瘤之一,大多數生長緩慢,甚至到了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臨床上一般在單個直徑5釐米以下者,只要不再增長,一般對身體不會構成什麼大礙,所以,肝血管瘤一般不到威脅生命的程度,最好不要採取手術治療.但日常上必須注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只有少部分肝血管瘤出現某一年齡段突然猛長的情況,由於血管瘤長大對肝臟等臟器造成壓迫,使之出現臨床症狀,這種情況就必須治療了。定期檢查就是了,一般半年到一年都行,有不適的時候就應該去醫院,是血管畸形,並不是通常說的腫瘤,沒關係的,特別大的外科切除,但是這個時候就有一定的風險,血管破裂的話就麻煩了,最好還是控制比較好。希望這些能夠幫助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