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碼豐哥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面對困難,如果主觀上不努力,失去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最終就戰勝不了困難,不會取得成功。但是,只要我們不怕困難,不被困難嚇倒,努力尋找克服困難的辦法,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困難,就會最終戰勝困難,取得成功。治理黃河水患難度很大,但大禹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最終成功治理了水患。

  • 2 # 一葉碧雲

    大禹治水的意義

    1、 提醒人類既要敬畏自然,也要同自然作鬥爭,人定勝天

    三皇五帝時爆發大洪水,黃河氾濫,許多原始部落受災。堯、舜兩代帝王先後派出能人去治水,其中最著名的是鯀和禹父子倆。

    鯀採取的方法是堵,哪裡有洪水,就去築壩堵截,結果這邊堵,那邊決口,越堵水患越大,鯀治水失敗,被流放(神話傳說中鯀被處死,死後肚子裂開,生禹)。

    鯀治水失敗後,舜帝又派禹去治水。禹首先了解了全國的山川地貌,然後採取“疏”的辦法,根據各地山川地貌,因勢利導開闢河道、疏通水系,使各條水系匯入黃河、長江主渠道,然後東流入海。用了13年時間終於治服了洪水。禹也因為卓著的治水功勳受禪,接替舜成為禹王。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我們,首先要敬畏自然。大自然蘊藏著無盡的能量,也蘊藏著無盡的破壞力,洪災、旱災、地震、瘟疫,就是到今天還經常露出猙獰的面容。人類必須對大自然保持敬畏,時時警惕大自然……

    同時,也要敢於同大自然作鬥爭,只要找對方法,完全可以做到“人定勝天”,在戰勝自然的同時,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定勝天”不是要去破壞自然,而是一種自強不息、不斷進取的精神理念,這種理念轉化為力量,就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更高階級別發展。

    2、 大禹治水精神符合儒家積極入世的理念,成為儒家推行儒學的重要載體

    三皇五帝的禪讓制度、堯舜時期純樸的風俗、大禹治水的不配功勳,一直都是儒家極力推崇的“王道”。

    尤其是大禹治水的過程,更是讓儒家推崇備至:

    禹接到舜的治水命令時,剛與塗山氏的一位美女結婚四天。但君命不能違,禹只能拋下新婚四天的妻子踏水治水的征程。

    在治水過程中,禹與廣大人民吃住在一起,與勞動人民一起披星戴月的勞動,條件再艱苦都在堅持,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兒子生下來了,聽到兒子的哭聲都沒時間去看一眼。

    大禹的這種工作精神,符合儒家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真正行王道的君主,自己首先要是一個“勞動模範”。

    禹的這種“勞模”精神,既是儒家“王道”典範,也是中華民族不屈奮鬥的精神圖騰,所以大禹治水的故事才會流傳這麼長久。

    3、 為禹“家天下”提供了依據,中華大地上有了第一個“國家”

    禹接受舜的禪讓,成為了天下的“王”,但真正意義上的禪讓到禹也終止了,禹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禹臨終前,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開啟了夏王朝“家天下”的傳承過程,自此,中華大地上,有了第一個“國家”。

    禹以前,天下本來是天下人的天下。主宰天下的“帝”應該由天下人來決定,禹憑什麼把“天下”變成“家天下”?

    憑的就是大禹治水的卓著功勳!

    任何時候,政權獲得者總是用盡各種方法和理由,強調自己的政權獲得是合法的。政權一旦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了合法性,必然滋生叛亂和殺伐。

    而禹認為夏的政權是合法的,就是因為他巨大的治水功勳。就如同秦始皇自認為功蓋三皇、德被五帝,要自稱皇帝一樣。禹也認為自己治水功勳超過了前面的三皇五帝,所以他有理由成為天下共主。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沒有他大禹把水治好,九州黎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水淹死,現在大家都死裡逃生,歡歡喜喜安居樂業,恢復生產,繁衍人口都來不及,誰有心思管你上層是禪讓還是繼承啊?

    而禹的行為也為儒家預設,後世儒家都在想方設法為當權者掌權尋找合法的理由。劉邦的赤帝之子、董仲舒的“君權神授”等等……為掌權者服務,這也是儒家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的拉布拉多,一天喂幾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