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道是天道
-
2 # 智黑inHeater
在無人貨架正面臨水深火熱的時候,一種“車載便利店”的新模式出現在公眾面前。車載便利店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為計程車司機增加了新的收入渠道。除了計程車,滴滴也在跟進這個專案,曾投資過滴滴的朱嘯虎和王剛二人,投標了一家名為“魔急便Mobile Go”的專案,該專案目前已近在杭州進行試點。如果單從“便利”這個角度來講,這無疑是非常利民的一個舉措。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車載便利店”目前處於監管盲區的狀態。無論是便利店本身還是司機都屬於自我約束的狀態。除此之外,也時常曝出有配送員工偷偷調換商品從中牟利的負面新聞,從而影響乘客在購買時的食品安全。另外也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為汽車後排原本就是一個極為狹小的空間。隨著這些零食的“佔領”,原本狹小的空間就會變得更加擁擠。不知道大家對計程車後排顯示器是否有了解,早在2012年,就因為顯示器的的問題,一名坐在出租車後排的乘客,頭部被顯示屏猛烈撞擊而不幸遇難。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事件發生,但我們依然無法保證這是否會增加乘車風險。所以無論是運營公司還是司機乘客,“車載便利店”的出現都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不過老司對其還是抱有樂觀態度,因為一定程度上來說,“車載便利店”也是一種新的零售模式。如果能夠解決安全和乘車體驗問題,那麼這個新事物的出現,的確是給乘客的一種“福音”。
車載便利店是新零售風口,但不能喧賓奪主
江德斌
在出租車上掃碼就能直接購買零食飲料、享受按摩服務……這些新裝備正在多個城市的計程車上搞試點。對此,有計程車司機表示,自己可以從中分成,淨賺一個月的伙食費;有乘客則表示擔心,這樣的銷售行為是否會影響車輛行駛安全。
車載便利店其實並非新鮮事,很多年以前,就有計程車司機自行加裝貨架,給乘客提供一些零食、飲料、報刊等,一方面可以增加些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則滿足了乘客的消費需求,可謂是雙贏。只不過,當初受制於技術和政策,司機都淺嘗輒止,並沒有大規模普及開來,現在則在資本加持和政策寬鬆下,車載便利店成為一個新零售風口,商家開始激烈爭奪計程車資源,迅速提高車輛覆蓋率,搶佔這塊極具潛力的市場。
計程車是一個封閉式環境,具有高頻次、顧客面廣、流動性強、剛需等消費特徵,乃是天然的日常消費場景,延展性極佳。許多乘客在坐計程車時,也有吃東西的慾望,特別是上班族,趕時間來不及吃早餐,計程車提供的零食飲料,剛好可以就便購買,花費也不多。對於計程車司機來講,車載便利店並未增加開支,只是提供了貨架位置,反而增加了純收入來源,彌補網約車衝擊造成的收入損失,何樂而不為。
車載便利店商家將出租車視為一個流動的零售貨架,並不急於從銷售商品賺差價,而是先把市場開啟,鋪設更多的計程車,積累龐大的使用者資源後,再徐圖走流量變現之路。目前平臺將商品差價都給了司機,激發司機的銷售積極性,還有“網上商城”“預約司機”等功能,亦可給司機分成,提供預約服務,這就逐步介入網約車的領域。可見,車載便利店商家意圖深遠,乃是藉此為突破口,與計程車司機形成利益捆綁,逐步拓展出更豐富的服務專案,從而實現更廣闊的收益範圍。
車載便利店跟之前的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等類似,都是利用資本和技術開拓出的新商業模式,乃是新零售領域的嘗試,無論成功與否,這種創新探索的意識都是值得肯定的。在傳統零售市場逐漸飽和的狀態下,越來越多的新零售場景被挖掘出來,透過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塑造,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而且,新零售模式大多不在乎前期盈利能力,而是希望先做大規模後,再透過流量變現的方式,實現更長遠、更豐厚的利潤。
從消費場景來看,車載便利店不僅適用於計程車,在網約車裡也能鋪開,可見進入門檻並不高,留給商家的拓展時間視窗極為有限,一旦網約車巨頭反應過來,市場就會迅速被逆轉。至於交通安全方面,需要監管部門和計程車公司合力,加強司機的安全意識,出臺規範標準,避免車載貨架太大,不能影響行車安全,畢竟計程車是以出行為主,零售只是一個輔助專案,不能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