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erfectmatch
-
2 # 娛樂a牛
書上是這麼描述安史之亂的: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事件。
先介紹一下安史之亂髮起人
安祿山
史思明
實際上,安史之亂是屬於擁兵自重的統帥反叛,不是農民起義或外族入侵,唐王朝的地主、官僚階級的根基未變,也沒有作死昏聵到非要滅亡的地步。
回到問題上,具體有幾點原因。 首先,安史之亂後的中晚唐時期,唐朝在經濟和軍事上進行了一些變革,比如對漕運制度的改革,精兵改革,科舉改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安史之亂的教訓,加強了政治和軍事力量。集中表現為唐憲宗時期出現了“中興”。 其次,安史之亂加快了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牽過程,大量人口和生產技術從北方遷至南方,並聚集於江淮地區,其中的主力是北方地主階層,這些人仍然是唐王朝的根基和支持者。 再次,隋朝運河體系起到了關鍵作用。
安史之亂後,唐朝對疆域的控制力直線下滑,河北、河南等傳統中心地區喪失,但是依靠隋朝以來的大運河體系,唐朝對江淮地區依然保還有掌控能力,並且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這是唐朝還能控制南方稅賦、繼續存活百來年的直接原因。 晚唐雖然各種傾頹,但並不是死局,其中也對國家發展進行了諸多探索,比如中晚期的“以法削藩”、“懷服”、“威加”等策略,以及軍事上的“減而練之”。同時,這一時期以“子大夫”為代表計程車大夫階層敢於針砭時弊,關注社會,有著強烈的社會使命感,不得不說,這也是唐朝得以繼續控制有效領土、國運能夠繼續維持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封建皇權機制下,上述變革終無法做出突破。
-
3 # 密探零零發
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時安史之亂,純屬是唐朝中央和地方割據之間的神仙打架,跟老百姓沒有什麼關係,並且當時唐朝還屬於盛世,人民富足,雖然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但民心還是在李唐王朝,並且唐朝中央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因此唐朝可以繼續延續。
安史之亂,是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並沒有到了國家滅亡的地步。唐玄宗時期,由於藩鎮割據,地方割據勢力做大,安祿山等人發動了安史之亂,後來唐王朝費了好的勁才擺平叛亂,經過這次叛亂,唐王朝元氣大傷,開始由盛轉衰,開始慢慢走向滅亡,但不至於一下就玩完了,畢竟安史之亂就是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場權力鬥爭,以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勝利而告終。
得民心者的天下,當時的民心還在李唐王朝。當時的唐朝處於鼎盛時期,百姓生活富足,並沒有起來鬧革命,民心還在唐王朝的中央政府,安史之亂並沒有改變民心所向,李唐王朝雖然元氣大傷,但實力尚存,有百姓的支援,唐王朝還可以繼續延續。
總之,安史之亂雖然導致唐朝由盛轉衰,但最終以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勝利,決定了唐王朝不可能一下子就玩完,一般王朝的滅亡都需要經過一個衰弱的過程的,因此唐王朝還能再延續152年。
回覆列表
首先,中晚唐是755-907年記152年。
為什麼在安史之亂後大唐還能繼續存在呢?
原因如下:中晚唐在人口、經濟、文化、軍事、科技、政治、外交等等方面相當了得,雖然遭此大劫但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國。一,唐朝的經濟重鎮還在自己手裡,江南四川的財政收入還能讓這個龐大帝國繼續執行。喪失的領土只是原州以西的隴右道不復存在了。
二,加上郭子儀、李光弼等忠良名將誓死奮戰,軍隊也在,昭宗即位後不久,大肆招兵買馬,擴充禁軍,有十萬之眾,即便昭宗即位已經是889年,但有禁軍,軍隊打仗還是很過的硬的。
三,地方藩鎮割據勢力之間彼此制衡,這就給了唐中央一個機會,地方掐架,中央就伺機而動,收割人頭。
四,唐憲宗的元和中興無疑是給大唐續了一命,中晚唐不僅有元和中興,還有武宣之治(會昌大中),在懿宗時達到鼎盛,還屢次擊敗吐蕃、南詔的入侵,並延續初盛唐的外交戰略,聯合回鶻、南詔擊吐蕃,聯合黠戛斯擊回鶻,聯合境外漢人收復河西。
五,皇室民心尚在,老百姓認可唐庭宗室,對安祿山史思明沒有什麼好感。
六,吸取了教訓,後來的繼位者都很爭氣,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最後一位皇帝哀帝李柷被毒,大唐這才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