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扒府

    郭德綱曾不止一次的在相聲的舞臺上唱過《花心》、《大約在冬季》,而且還是歪唱,用的是自己的曲藝唱法。

    有的人說這是在毀了原唱,還有的人說這是在幫助原唱揚名。你認同哪一種觀點呢?

    郭德綱的“歪唱”是否是對原唱的不尊重?

    在相聲的舞臺上,學唱是一門很重要的基本功。而一般的學唱著在演唱別人的成名作的時候更多的是模仿被人的發聲。郭德綱則不然,一方面是自身嗓子條件有限,另一方面打小學的就是戲曲,在學唱發麵郭德綱借用戲曲的曲調然後加入了原唱者的歌詞,稱得上是對原唱者的“歪唱”。

    但是,這種用戲曲方式的學唱,我反倒是覺得沒有毀了原唱反而是讓原唱更好的傳播了開來。

    圖為周華健的演唱會上,郭德綱作為嘉賓和周華健本人合唱了《花心》,現場氣氛很是熱烈。

    一首歌曲的傳播是需要媒介和傳播者的。郭德綱“歪唱”流行歌曲,這對於歌曲本身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來,現如今的郭德綱炙手可熱,相聲界但凡是能夠說相聲的也沒有郭德綱這般的出名。所以,無論是他“歪唱”的歌曲也好,還是他在舞臺上“砸掛”的人也好都是一種傳播的機會和方式。經常聽相聲的都知道,喜愛你如今的郭德綱夜景很少在舞臺上“砸掛”別人了。

    原因很簡單,郭德綱的人氣太旺,基本上屬於砸掛誰,誰火的節奏。別的不說,單說李菁,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就是郭德綱硬硬的給砸掛出來的?一上臺就給觀眾們灌輸“大眼板子李”、“大眼板子李”,觀眾自然就知道李菁是誰了。

    而這種“歪唱”,其實和舞臺上砸掛是一樣的效果。

    無論是周華健的《花心》還是齊秦的《大約在冬季》都是已經成名作品。但是這樣的作品也是有受眾群體的。幾年不唱,這樣的歌慢慢的就變成了老歌、懷舊的歌。而經過郭德綱的再加工之後,使得這幾首歌重新煥發了生命力,這無異於讓歌曲重新煥發了青春和活力。

    如果你是原唱者,你還會說郭德綱毀了原唱麼?

    當然,郭德綱的這種改編其實也是涉及到了對於原唱者的侵權一事。只不過,無論是周華健還是齊秦,對於郭德綱“歪唱”自己歌曲一事抱有的態度都是大度和容忍的。當然,如果詞曲的原作者起訴郭德綱的話,郭德綱也存在敗訴的可能。特別是曲作者。好在現如今沒有人去做這件事。而他的徒弟岳雲鵬在此之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前幾日岳雲鵬就因為改編《牡丹之歌》一事被告上了法庭,好在最後岳雲鵬勝訴了。不然,唱了那麼長時間、那麼火的一首《五環之歌》可能就會被塵封在歷史之中了。

  • 2 # 相聲江湖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想想岳雲鵬的《五環之歌》,當年《五環之歌》成為岳雲鵬的代表作,甚至被認為因為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

    《五環之歌》改編自《牡丹之歌》,在春晚後臺遇到蔣大為老師的時候,岳雲鵬很不好意思的提到改編的事情,結果蔣大為老師不但沒有腦復,反而是開玩笑的道能不能把《北國之春》也改編一下。

    岳雲鵬的影響力和郭德綱還是沒法比的,但是即使是蔣大為老師也知道,這樣的改編對於原作品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損害,反而隨著岳雲鵬的傳播,每次唱起《五環之歌》的時候,實際上觀眾的大腦裡就會迴響一次《牡丹之歌》。

    這對於原作品而言,肯定是起到了揚名的作用,而不是毀了原唱。更何況郭德綱不像岳雲鵬一樣,把《五環之歌》用到了影視作品之中,即使這樣岳雲鵬還是贏得了官司。

    《花心》和《大約在冬季》是郭德綱傳唱最廣的改編作品,其實我還是蠻喜歡郭德綱早年改編的西河大鼓版《忘情水》,這些作品實際上用一種曲藝的方式重新演繹,反而讓這些作品重新煥發了生機。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市場影響力的角度,還是從傳播的角度,郭德綱的改編都無損於原作品形象,反而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 3 # 彬彬有禮154056614

    雖然再聽這些歌的時候,總是隻能想到老郭的旋律,但是這走調歌確實讓不少沒有聽過這歌,不熟悉這兩位曾經的大咖的年輕人,都記住了歌和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爾茲的基本特點和常用舞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