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買雲南

    元陽梯田位於紅河州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開墾出來的農田,該縣境內有梯田17萬畝。這裡的梯田因地制宜,隨著山勢地形而變化,大田有數畝,小田僅有簸箕大,一坡往往有成千上萬畝田地。

    元陽梯田有“四絕”:一是面積大。梯田形狀各異,並且連綿成片,每片面積達到上千畝。二是地勢陡。坡度從15-75不等,最陡峭的梯田就像峭壁一樣。三是級數多。梯級最多的一面坡上,有3000多級。四是海拔高。梯田可以從河谷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這已經是水稻生長的最高極限了。

    因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2013年元陽梯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也使中國成為僅次於義大利的第二大世界遺產國。

    生態特色:在元陽梯田這片區域,森林很茂密,為生活在當地的哈尼族人提供了水源、木材、薪炭;村寨下方是千百級梯田,為哈尼提供了糧食;中間的村寨由“蘑菇房”組成,為人們提供了居所。這一結構,被文化生態學家稱為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生態系統。

    自然因素:元陽梯田十分壯麗、獨特,主要得益於這裡的自然環境。首先,它是大自然特殊的地理結構所造成的。雲南全省雨量最大的地方,就是紅河州南岸的哈尼族聚居區,其年降雨量達1397.6毫米。這樣,稻作農耕變得越來越密集,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且最終形成全省乃至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

    人文因素:元陽縣一共居住著7個民族,大致是按照海拔分層而居的,如河壩區多為傣族,峽谷區多為壯族,下半山區多為彝族,上半山區多為哈尼族,高山區多為苗族、瑤族。

    早在隋唐之際,哈尼族先民就進入此地了,並且開始墾田、種稻。在這1200多年間,哈尼人花費了數十代人的心血,終於開墾出了成千上萬畝梯田。

    耕作方法:在元陽梯田形成的過程中,哈尼族創造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方法和制度。首先,在開田時要找向陽、平緩、保水、無病蟲害等的肥沃坡地。開成臺地後,要先種3年旱地,等到土熟後,在壘埂防水將其變成梯田。其次,哈尼族法令了一套嚴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例如,用“水木刻”管理水源,隨著溝水流動來調節各家各戶的用水,保證每塊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給。再次,哈尼族發明了“衝肥法”。每個村寨都有公用積肥塘,裡面儲存著牛馬等牲畜的糞便,肥水會沿溝一路順流而下,最後悉數入田。這種方法也節省了運肥勞力。

  • 2 # 四時農諺

    元陽梯田建設,放到今天,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放到古代,更是一個奇蹟工程。而這樣一個奇蹟,就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逐步雕琢成形的。

    梯田的形成首先得益於優越的自然環境。元陽縣位於雲南省,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屬於中國少見的熱帶雨林氣候。當地氣候溼潤,年降水量達1300mm以上。這裡有全國最大的中山溼性常綠闊葉林區,森林覆蓋率在85%以上。境內有紅河、藤條江兩大幹流和29條支流構成的龐大水系,當地氣候炎熱,水汽蒸發量巨大,長年雲霧繚繞。此外,當地海拔高差達2000米以上,為水源涵養和水渠的興建創造了地理條件。

    梯田的建設。梯田建設最重要的是引水,日常補給水源來自附近山林涵養的水分。修建者先建成了水渠,把附近山林存水彙集起來,自上而下引向山坡,水流走到哪裡梯田就修建到那裡。經過幾千年的不斷積累,最初零散的田塊最終連線起來,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梯田景觀。

    梯田的執行維護。梯田與水渠,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水利系統。當地人創造性的發明了“水木刻”的管水、配水辦法,使每一塊梯田都能保證水源。在種植過程中,又發明了“衝肥法”,建造積肥塘,儲存發酵人畜糞便,春季挖開塘口,任渠水將肥水帶入田間。這種合理的種植管理辦法,確保了持續的高產,是人們維持生存的保障,也是梯田的存在意義。

    從尋找地形到梯田建設再到執行維護,梯田的存在見證了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元陽梯田,是當地群眾以山為石,以手為刀,雕刻的一幅穿越古今的人文長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阿拉斯加捕蟹人這一職業屬於世界上十大危險職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