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繪畫
-
2 # 鯨魚有魚呀
作用是透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將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還有就是推動情節的發展。因為文學作品的情節要發展下去的化,對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如果作者要表現-個角色的憤怒,可以這樣表現:他憤怒地說:“你給我滾開 !”你看,你直接在他說裡面加上了憤怒這個修飾語,那麼你會認為,你已經充分表達了人物的憤怒,這樣你就不用再搜腸刮肚地找一些更適合人物的對話了。
當然,對話必須短少精悍,直擊重點,而不是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對話就沒有它的實際意義了。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1、走近司馬光。學生介紹所知道的司馬光的資料。2、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初(起初,開始) 謂(告訴,規勸) 豈(難道) 邪(通“耶”,可譯為“嗎”) 掌(掌管,處理) 但(只) 就(從事)學生上黑板解釋重點字詞,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課文翻譯,老師指正。3、整體感知(1)老師範讀課文,學生注意正音正字。(2)齊讀課文,大聲自由地朗讀課文。(3)再次朗讀課文,要求模仿人物對話的語氣。【點撥】①“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 諄諄告誡。)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並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門亨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軍中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④“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讀出驚訝不解的語氣。)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點撥】老師可就重點詞句的理解來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4、學生活動,編課本劇。課文有多處對話,但人物的神態,心理並未直接表現出來,補充編寫並表演。小組編劇表演,學生選出代表進行表演。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1、師生質疑,解讀課文誰是課文主要人物?文中人物最精彩的部分在哪裡?運用對話刻畫人物起到什麼作用?明確:主要人物是呂蒙。描述呂蒙最精彩處是魯肅與呂蒙的對話部分。魯肅驚歎呂蒙長進迅速,在讚美中含有打趣的意味,表現兩人關係的親近。呂蒙為自己的長進而自豪,敬重魯肅卻不乏調侃之意,也表現了兩人關係的親密。司馬光主要用對話表現人物形象的描寫富於個性,情味深遠,耐人尋味。(2)題目是“孫權勸學”,孫權是怎樣勸學的?其結果怎樣?課文是透過誰的所見所語來表現?明確:孫權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當塗掌事,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以“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呂蒙才智有驚人的長進,“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透過魯肅所語表明這一點。(3)為什麼要“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明確:因為情況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目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2、解釋“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並造句 學生解釋,並交流造句。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1、總結:本文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先寫孫權的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再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全文抓住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來寫,即先寫出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怎樣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怎樣學而有成了,而是透過魯肅、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表現孫權的善勸,而完全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的“論議”的內容,並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記敘極為簡練。但孫權、呂蒙、魯肅的形象鮮明,各具風韻;人物對話富有情趣,耐人尋味,是一篇成功的作品。2、反思:讀書的好處是相當多的,看看學習使呂蒙發生的巨大的變化,想一想我們該怎樣對待學習。3、延伸閱讀:閱讀《鑿壁偷光》和《炳燭之明》,完成相應訓練。